阳光莞医
技艺齐驱△▲
——东莞市首次全市神内介入医师现场观摩交流会
年4月13日,由南方医院(医院)神经内科牵头主办的“东莞市缺血性脑血管诊疗培训会议”顺利结束。本次会议医院神经内科及急诊科的技术骨干的大力支持。通过病例讨论、手术演示及讨论、术后回顾等环节,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都表示收获满满。
吴志强主任医师开场讲话
在神经介入高速发展的今天,脑血管病的诊疗已经进入了2.0时代。由于导丝、导管和支架等先进的材料的广泛使用,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病变的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脑动脉闭塞的急诊开通,甚至颈动脉和脑动脉的慢性闭塞的开通都已经逐渐成熟及走向规范化。但由于不同区域、医院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医院的硬件设备、耗材储备不同,对于患者的诊疗方案还是存在区别,所以提高地区内从事神经介入的医生的技术水平,提高神经介入的同质化非常重要。
李润雄副主任医师介绍我院的发展历史
作为东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组长单位,我科吴志强主任医师及李润雄副主任医师牵头举办本次培训会议。通过复杂高难度的病例演示(手术病例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夹层动脉瘤并狭窄,同期处理右侧椎动脉开口及颅内段重度狭窄),参会的介入同道们对同一病变的处理方法展开了热烈讨论,医院神经介入医生的联动和能力的提高。大家觉得有必要定期在不同中心举办类似的活动,并制定了今年的活动预案,希望通过系列活动提高东莞市神经介入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李润雄副主任医师介绍今天演示病例的资料
介入室现场
吴志强主任医师在现场解说及指导术者
术中李润雄副主任医师、罗根培主治医师、詹云浩医师
背景资料
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治疗
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有可能随时闭塞,导致严重的脑梗死(脑中风)症状。颈动脉(椎动脉)支架植入术,通过微创的方法,利用导管从大腿或者手上,到达狭窄的颈动脉,利用球囊对狭窄的部分进行扩张,然后将支架植入,达到恢复血流的作用。手术在局麻下完成,患者舒适度较高,同时术后恢复快。支架终身使用,并不影响核磁共振检查。无论是否实行支架植入术,对于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病人均需要定期复查,服药随诊。
以下是两个实际病例:
术前与术后的对比
介入团队简介
吴志强,红楼院区神经内科一区主任,主任医师。医院学会神经介入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李润雄,红楼院区神经内科二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组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神经营养学组、东莞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
罗根培,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眩晕学组组员,广东省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秘书。
胡伟东,医学硕士,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基础与神经介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
詹云浩,医学硕士,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基础与神经介入。擅长脑小血管病诊治,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
图文
罗根培编辑
卢志豪
审核
陈仰昆
扫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