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之前先来看一个病例。这是一个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人,双下肢疼痛,左侧剧烈,常因疼痛夜不能寐,稍一活动就会引起剧烈疼痛。先来看看血管情况
箭头所指部分血管多阶段阻塞,且小腿远端血管情况也非常不理想。该病人于血管外科住院治疗,已经没有血管内支架植入或血管搭桥等外科手术适应症。下图是红外热像图显示的征象,双下肢重度低温,提示缺血改变。
疼痛科接诊后,根据患者左侧症状为主的情况,我们为其实施了左侧腰交感神经节的微创治疗。术后情况怎样了呢?疼痛显著缓解!更为可喜的是,术后红外热像图显示:患者左侧下肢温度较术前显著上升,提示血运改善了!有效改善疼痛的同时更是避免了截肢事件的极大可能。对此病例,疼痛科医生的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感!
当然一个病例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下面再来看个更明显的。同样是下肢血管的问题,这个患者动脉血管狭窄的部位有点高——左侧髂内血管!
看看红外热像图的表现:先看前位,圈出部位为左足部——低温
再看后位,圈出部位同样为左足部——低温
最后看看足底的情况,仍然是圈出部位——低温
同样通过0.7毫米的穿刺针针对腰交感神经节进行治疗,治疗后疼痛显著缓解。红外热像图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吗?不多说,看图!圈出的部位与术前一致。
前位
后位
足底
好了!有了这些图文并茂的主观感受,相信大家对疼痛科的这种治疗方法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谈谈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另外,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严重者(如血管近乎完全闭塞)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如血管旁路移植术或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等。但对于血管狭窄相对较轻或血管重度狭窄部位位于远端末梢血管,则外科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则会大幅度降低。
疼痛科开展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利用直径仅0.7毫米的穿刺针穿刺到达椎体前外侧的腰交感神经节处,通过毁损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此方法可解除交感神经兴奋所导致的血管痉挛及收缩,增加腰部动静脉的血流量,使神经根缺血得到改善。并且其支配的下肢血管扩张,侧支循环开放,使得下肢整体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治疗因腰部及下肢缺血而引起的疾病。
本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极其微小,手术效果确切,且奇效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后遗症。术后患者可很快恢复日常工作,是目前治疗因血液循环不良所导致的腰部及下肢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腰交感神经节微创治疗主要适合下列症状:
下肢烧灼样痛、针刺样痛、下肢发凉、紫绀、多汗、水肿、幻肢痛、股骨头坏死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