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症状 >> CCIF2017刘先宝TAVR患者

CCIF2017刘先宝TAVR患者

 

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筛查和临床评估,医生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患者是否需要干预;第二,干预方式选择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还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第三,如果选择TAVR,如何进行相关评估。年AHA/ACC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更新,已将TAVR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列入IIa类推荐。

4月23日,第二十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上,浙江大医院刘先宝教授以一个病例,向与会者讲解了TAVR患者筛选和评估流程。

图1.刘先宝教授在讲课现场。

一.是否需要积极治疗:三个判断标准

刘教授首先指出,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积极治疗,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即是否有临床症状;症状是否由AS引起;积极治疗后预期如何。如果治疗后患者的预期寿命超过一年,则可采取积极干预策略。

二.病例:抽丝剥茧确定治疗策略

1.症状和病史

一例79岁男性患者,因“反复胸闷、气急3年余,再发半月”入院。其症状在活动时明显,休息后缓解。半月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目前处于端坐呼吸状态。

外院心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重度反流。对外院超声结果,需复查核实。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

2.查体所得

体温36.5摄氏度,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45mmHg。心律齐,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可及4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双下肢轻度浮肿。

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口面积(AVA)0.88cm2,主动脉瓣峰值流速(Vmax)4.08m/s,平均跨瓣压差(PGmean)40mmHg;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6.33cm,左心房(LA)4.77c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8.2%。

3.诊断和干预结论

该患者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心功能IV级;伴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此患者需要积极干预。

4.全面系统评估:SAVR还是TAVR?

虚弱指数评估:患者情况尚可,生活受一定影响。

心脏评估:夜间不能平卧,心功能IV级。两次冠脉造影时均发作急性左心衰。

肺功能:FEV1/FVC61.12%;中重度混合型肺通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重度降低。

肝肾功能:肝功能正常;肾小球滤过率(eGFR)49.69ml/min,慢性肾病3期。

外周血管B超:双侧颈动脉轻中度狭窄;双侧股浅动脉闭塞;双侧胫前动脉闭塞。

心脏瓣膜团队(下称团队)将以上信息综合计算,得出STS-PROM评分13.3%。根据年AHA/ACC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危险分层标准,STS-PROM>8%即属于高危。此患者确定为高危,无外科手术机会,建议TAVR治疗。

5.确定TAVR后的评估及团队面临的挑战

多排螺旋CT(MDCT)确定血管入路和主动脉根部情况。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TA)提示,患者右髂动脉夹层;右股髂动脉狭窄、钙化;最狭窄处5.2mmx6.0mm。升主动脉尚可。团队面临的挑战包括:经升主动脉途径入路,需要全麻;而经股动脉途径,可能不成功,且血管并发症多。

至于麻醉方式的确定,患者肺功能差,考虑到后期恢复,最好选择局麻。然而,患者心功能也很差,不能长时间平卧,为局麻带来挑战。团队最后确定,选择镇静联合局麻,优化药物治疗,TAVR术中高枕卧位。

结合入路与麻醉的条件及挑战,团队制订策略,尝试股动脉途径无鞘置入。先尝试16F鞘管,如果能顺利置入,则可实现无鞘置入。腹股沟切开穿刺,降低血管并发症,并可及时处理。由于经右侧股动脉无法进入猪尾导管,故选择经桡动脉进入猪尾导管,主动脉根部造影并协助定位。

手术成功,患者术后一周即出院,随访半年情况良好,症状得到极大缓解。

三.总结

以上述病例为例,刘教授对TAVR患者的临床评估进行了小结。评估阶段,需要做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系统评估尤为重要。

辅助检查需要行心超、心电图、CTA(血管入路和主动脉瓣根部)、肺功能、外周血管B超(双下肢动静脉、颈动脉)、冠脉造影或冠脉CT血管成像(CCTA)。

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三大常规、大生化、肿瘤标志物、心肌酶谱、凝血谱、NT-proBNP。

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项目,如头颅磁共振等。综合患者全部情况,由心脏瓣膜团队确定最终治疗策略。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梁绪┆美编王春涛┆制版潘欢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zz/92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