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蚀症 http://pf.39.net/bdfyy/bdfyw/140224/4342806.html大动脉炎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及地区青年女性好发的大血管炎症性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下亚洲女性,亚洲年发病率约每百万人中就有1-2位患者发病。其中,肾动脉受累即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可发展至中重度肾动脉狭窄,是青年人群发生恶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首要原因。在40岁以下的高血压人群中,60%是由大动脉炎所致,而在大动脉炎患者中约38.0%到76.2%存在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是临床诊治中的难点,但目前国内外均无相关临床诊治规范及指南,若单纯降压治疗或直接外科干预往往预后不佳或治疗失败率高。为规范疾病诊疗、促进多学科协作,给予临床医生提供实践指导,上海风湿病学分会血管炎学组组长、医院风湿免疫科姜林娣主任带领的风湿免疫科团队,联合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泌尿系统内外科、放射诊断科等,首次梳理并提出了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的诊断、评估和治疗共识。11月13日,《中国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多学科专家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自发布一个月以来,受到了风湿免疫领域专家及同行的一致认可。据姜林娣主任介绍说,共识首次提出了“严重性分层”的评估理念。根据受累血管的狭窄程度、受累脏器的功能分级,将临床严重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这为后续制定内外科序贯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基础,能使评估更加精准、治疗更有侧重,在防治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减轻社会经济负担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此次发布的共识首次针对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所致的高血压提出按照“脑-心-肾”依次评估肾动脉以外受累血管及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制定降压目标和决策;对于大动脉炎主要累及的年轻女性能否生育问题,共识中也有提及。如出现肺动脉受累继发肺动脉高压,腹主动脉和/或髂动脉受累影响子宫动脉供血,未控制的肾血管性高血压,严重影响心、脑等重要脏器灌注等四种情况时不建议患者妊娠。
早在三个月前,在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血管炎学组换届暨年第三季度学术活动上,《中国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多学科专家共识》已作为本次学术交流的重点被提上议程。会上,医院风湿免疫科马莉莉副主任医师就该共识进行了深入解读;孙颖主治医师汇报了ECTA队列研究中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不良预后及风险,进一步加深了与会者对TARA诊治的理解。最后,姜林娣组长表示,今后希望各位参会专家凝心聚力,充分使用血管炎学组这一平台,加强血管炎的规范化诊治和临床基础及转化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发出上海的声音。
新媒体发布平台
“大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