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东方柔性正骨,我们将毛泰之老师《东方柔性正骨传真》一书中的经典病例摘录下来,此篇为《第八章寰枕颈椎五路纵横》部分的病例,供大家学习交流。
张老太,63岁,头晕1周。张老太从中国来新加坡是帮女儿照顾外孙的,结果到新加坡还没几天,头晕发作,天旋地转一直不能起床,同时伴有头痛和颈项酸痛。看过西医骨科,神经内科,疗效不佳。
01
检查
枕骨后移
寰枕关节紊乱
颈椎序列紊乱
颈椎曲度稍有减小
颈部后仰时眩晕加重
02
印象
椎动脉型颈椎病。
03
手法治疗
由于患者晕甚,故首次治疗只是采用颈部推摇法纠正了颈椎的旋转移位,没有对寰枕关节前后的对合位置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04
结果
复诊时患者反馈,治疗后头晕未减轻反而加重。
05
触诊
仔细触诊寰枢的位置状态和整个颈椎的序列及曲度,明确枕骨向后移位。
怀疑是经颈部推摇法调整后,颈椎序列虽有明显改善,但是枕寰关节的位置前移了,故椎动脉受卡压刺激的程度加重。
06
手法治疗
运用端颅法向前调移枕骨,颈部推摇法协调颈椎序列及曲度。整体协调骨盆倾仰角度及全脊柱曲序。
07
结果
3天后张老太再来复诊。一进门张老太的女儿就连声说:“我妈不晕了,可以做家务了!”
后面的治疗均以维护全脊柱曲序及保持寰枕关节的适中位置为主要治疗目标。患者头痛、颈项酸痛等所有症状很快消失。一个疗程8次治疗完毕,头晕一直没有复发,患者可以如常做家务、照顾小孩。
08
分析
颈源性眩晕常与椎动脉的扭曲卡压有关。椎动脉所受的异常物理性刺激因素,除了横突孔狭窄以外,颈椎曲度及序列异常也是重要方面。
然而,临床实践中,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虽然重要,却不及因枕骨后移所致的寰枕紊乱对椎动脉的影响来得常见。
椎动脉在穿出寰椎横突孔后,即向后90°转弯,然后沿着寰椎侧块向内再行90°转折,继而再向上90°进入枕骨大孔。椎动脉在颈枕部连续的3个90°转折,使得椎动脉在寰枕对位异常情况下极易造成扭曲、卡压,进而影响椎-基底动脉血供而出现眩晕。
因此,在手法精细化触诊确定寰枕关节异常的序列状态后,手法整复寰枕序列以恢复椎动脉管道的通畅,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关键步骤。
扫码学习毛泰之老师在线微课
想了解更多课程信息,或了解更多骨骼结构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请长按下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