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河子大医院神经内科与放射科介入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合作,成功为一名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并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实施“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检查显示左肾动脉起始部狭窄约50%
患者是一名患高血压多年的70岁男性,血压一直控制不理想,最高收缩压mmHg,此次因“发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2.5小时”收住我院神经内科,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患者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并肾动脉狭窄,颈总动脉多发狭窄。神经内科王宏主任查看病人后,建议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主管医师耿玉荣医生立即与放射科介入室刘兵元主任医师联系。刘兵元主任安排了介入室多名医师组建治疗小组,举行了术前讨论会,在详细查看患者检查结果及分析患者病情后,与神经内科王宏主任及多位医师共同协商,最后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5月9日上午,在神经内科医师与介入室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下,手术圆满完成,为患者植入颈内动脉支架2个,肾动脉支架1个。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直难以控制的血压保持在稳定水平,远端血管恢复三级血流,头晕、右侧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
狭窄处消失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颈动脉狭窄者约占9%,大约50%的脑卒中源于颈动脉,其中又以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最常见。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他病因包括动脉夹层、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和放射损伤等。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脑供血,纠正或缓解脑缺血的症状、预防TIA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是一种新的微创性、低侵入性、低风险性,有效血流重建措施的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文/申婧图/耿玉荣
编审/李伊萍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