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放射沙龙腹部学组管理员,李主任在这段时间用渊博的学识及丰富的经验分析了不少经典病例,为大家解答了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相信有不少同学都很想进一步认识一下这位放射圈“大牛”,向他学习。
李大胜主任简介?
放射沙龙
在这里,我们很荣幸地邀请了李大胜主任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从医生涯的心得体会,聊聊医生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大家好,医院(医院海淀院区)放射科的一名诊断医生。医院密集的地方,医院这些年一直处在来自内、外的各方面压力之中,我一毕业就在这里工作和学习,对医院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这两年我院作为医改的试点,与医院进行了深度融合,医院在医疗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我医院前进的步伐,随着工作年头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个人的发展和单位的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李大胜主任放射沙龙
??如今执医环境严峻,很多父母都不愿让子女学医;在众多科室中,放射科在某些情况下也比不上其他临床科室,请问您当初是如何走上放射这个领域的?????
我走上学医之路纯属偶然,我的父母都是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父亲的专业是兽医、但他年轻时的志向是做一名给人看病的医生。由于父亲的缘故我最后报考医学院校,但是我高中时成绩一般、考大学时为了保险,父母给我报考了远在黑龙江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以前我胆子小,从来不敢看杀鸡宰鱼,父母只好给我选了“医学影像”这么个看起来不用开刀动手术的专业,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上了学医之路。
李大胜主任
放射沙龙
很多从事放射影像工作的医生都反映工作学习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您在工作中有没有经历过迷茫,是如何处理的?
在医学院的5年我算不上好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影像专业更是感到不甚满意,那时的影像专业仪器设备种类少、在临床工作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和临床那些高大尚的科室比,影像科显得不那么上档次。毕业后我在那个年代非常时髦的出国潮影响下,一门心思去考托福和GRE,想去国外念书和发展。但是我折腾了几年,由于各种条件所限也没啥结果,这期间唯一的收获是把英文练的挺过关,这对我日后工作倒是帮助很大,因为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需要使用纯英文界面的仪器和设备,还要经常读那些外文文献和说明书什么的,英文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李大胜主任
放射沙龙
您在工作中有经历过哪些自豪的事情,给大家分享一下
年医院派我到北医三院放射科进修一年,我通过这一年的在外学习开拓了眼界,看到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上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CT和磁共振能给临床解决那么多问题,同时也改变了原来一门心思出国发展的念头,转而想着能踏踏实实在本专业好好干点自己该干的事情。经北医三院的谢敬霞主任的推荐,医院李坤城主任的在职硕士研究生,由于当时我只能读科研型的学位,所以踏踏实实在首都医科大学念了3年书。经过这3年的学习和训练,我对医学影像的临床诊断工作和科研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了解到影像学的前沿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李大胜主任
毕业回到医院后,医院的特色和临床工作的特点,慢慢开始摸索着干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发表了几篇文章。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有幸能医院放射科的屈辉主任手下工作了一段时间,老爷子对我的提携和帮助非常大,不论是业务还是为人处世都是我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后来有机会参与了北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放射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唐光健、陈起航、白荣杰、孙洪跃等老师一起工作了5年,完成了多名学员的培训,这段时间使我对教学工作的产生浓厚兴趣,在北京市的工作结束后我又主持了海淀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放射人员的培训工作并持续至今。
李大胜主任放射沙龙
您认为对于一个合格的影像诊断医生,应该有着怎样的要求?
在临床工作中我从来都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父母从我一开始工作就叮嘱我:“医疗无小事、人命关天,工作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我在从医的24年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医疗质量或差错引起的投诉。
李大胜主任
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我发觉医学的道路没有止境,新技术层出不穷,隔一段时间不出去开会或是不看文献马上会发现有很多新东西和新技术自己不知道和不懂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影像诊断医生,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所谓的“万金油”,也就是知识面一定要宽,从现有的发展水平来看,影像医学还是一门经验学科,对疾病的诊断要根据临床和影像特点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最终根据医生的知识储备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这就要求一个影像医生脑子里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需要终生不断地接受培训和教育,这也是我们从事行业的基本要求。
李大胜主任放射沙龙
放射沙龙的用户中有很多都是年轻医生,对于个人发展很希望有人能指点一下,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影像诊断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好比是打仗时的侦察兵。搞好情报工作对谁都是难事,现代医学虽然技术手段进步了,但诊断“对了”那是份内的事情,“错了”就好像给自己埋下一颗地雷,而且这颗地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响。我至今还对当年我姑母因结肠癌去世后悔不已,那是我参加工作后不久给远道来北京的姑姑做了个全面体检。因为小时候在姑姑家长大,对她老人家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她老人家那时身体不好,但长期腹痛找不到原因,我给她做了上消化道造影,没啥问题就放在一边,没承想过了一段时间在当地查出了结肠癌,当时真后悔没给她做个结肠造影,那样起码能早发现个一年半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医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的发展永远赶不上人的需求,对抗疾病的路不会有止境。
李大胜主任
自己作为医疗工作者的一员,只有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能力尽可能地去帮助患者和身边的人去面对疾病。增加自己能力的方式就是多学习,从别人那里尽可能多的汲取教训和经验,让自己少犯错或不犯错。我认为一个影像医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自从来到放射沙龙当管理员以来,我就从网络上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病例,在医院是根本不可能看到这么多的病例的。古人讲究的是行医,其实就是多看和多练,现在的影像医生条件改善了,我们有网络这个平台可以非常便捷的去分享病例和学习资料,这是我刚从走出学校校门的时候根本无法想象的,年轻医生要好好利用这个途径。
李大胜主任说了这么多,其实归结起来无外乎还是那句老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影像医生的行医之路可能没有什么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时候是在那里默默奉献,绝对配得上“幕后英雄”这几个字。我们只要能做到“不忘初心”对得起身上穿的这件白大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李大胜主任附李主任发表部分文章链接:
[1]李大胜、刘杰、屈辉.《运动相关应力性骨折的影像诊断及进展》.《中华放射学杂志》年第3月: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