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造影技术之后,特别是在无创血管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之后,人体血管解剖异常才逐渐显露出来。椎动脉先天缺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提出的。
椎动脉缺如后,颈部供血应来自颈外动脉,颅内段供血自然由对侧椎动脉代偿。以往,对椎动脉缺如并没有认识,有时认为是不可能的。实际在临床上,椎动脉缺如后,颈部供血区并不产生症状,后循环在单支椎动脉硬化或病变后出现反复缺血症状,成为临床认识该疾病的开始。
椎动脉颈段行于颈椎6~1椎间孔内,体表不同于颈总动脉在颈中部可扪及。颈部血管彩色B超提供了最为简单、快捷的检查方法。可直接观测血管直径,血管壁是否有斑块,椎动脉是否发育存在或椎动脉已闭塞。
(1)一侧椎动脉先天发育缺如者,占人群的比例目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临床上观察左右椎动脉缺如没有明显差异。
(2)临床上后循环缺血者发病年龄目前没有统计。
(3)目前由于单支椎动脉供血,而导致椎动脉或基底动脉血栓形成者还没有报道。
(4)该系统动脉硬化和狭窄是导致后循环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
在普通二维临床图像上是可观测椎动脉的,MRI图像T2加权图片为观测椎动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侧椎动脉先天发育缺如的影像特点如下。
(1)延髓池内仅见单一椎动脉。
(2)椎动脉多居于延髓前方正中。在发生扭曲时可产生位置偏移,连续两层可判断其扭转方向。
患者,男性,72岁。反复发作性头晕1年,伴有言语笨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1)图1-5示患者头部MRIT2WI延髓中下层面,延髓池内延髓正前方可见单一椎动脉,延髓小脑内无异常信号。
提示:
大多数人群MRIT2WI延髓层面,通常可见延髓左右前方,各有一圆形或类圆形短T2椎动脉血管横断面流空血管影,一般左右对称,左侧略粗于右侧。部分患者会出现扭曲、双侧同行,甚者出现椎动脉横位。这些将在以后章节叙述。
(2)图1-6为患者颈部MRA前后位片。①右侧椎动脉存在。②左侧椎动脉闭塞或未发育。③右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右侧椎动脉下部的血流影像信号有缺失,动脉血管内斑块形成,管腔狭窄。
(3)图1-7为患者颈部MRA侧位片。充分显露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未见左侧椎动脉起始段,提示左侧椎动脉全程缺如,为先天发育所致。
(4)图1-8为患者头部MRA前后位片。①椎动脉颅内段(C4段)生理弯曲消失,椎动脉呈线状延续为基底动脉。单支椎动脉时,此动脉常走行于正中。②椎动脉与基底动脉信号不连续,有中断。椎动脉、基底动脉有斑块形成,血流通畅受影响。单只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是患者反复后循环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③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段)狭窄,袢段以后及皮质支(M2~M4段)明显较右侧稀疏,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可存在供血障碍。
(5)图1-9为患者头部MRA侧位片。椎动脉、基底动脉形态僵硬、强直、串珠样血流信号缺失。
(6)图1-10为患者头部MRA轴位左前斜位片。①清晰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段)远端狭窄(空心箭头)。②左侧大脑中动脉袢区血管分支明显减少。③显示出血流信号有缺失的、僵硬的椎动脉、基底动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