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症状 >> VINNOVA薛冠华国产编织支

VINNOVA薛冠华国产编织支

 

目前,临床上用于外周血管疾病的支架多种多样,包括:激光雕刻、编织支架、覆膜支架、涂药支架、球扩支架等,各有各的优势。年5月17日,创新论坛(VINNOVA)直播期间,上海交通大医院血管外科薛冠华教授分享了一款自主研发的国产编织支架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会议回看视频已上线,文末有相关观看教程)

试验设计

该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股腘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入组符合方案要求的16例受试者。研究中,这些让患者接受苏州茵络医疗的外周血管支架系统(图1)Inno-spring支架置入,密切随访以评价该新型编织镍钛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疗效终点是多普勒超声评估的6个月一期通畅率,并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数据。

图1.产品展示图

研究结果

目前,入组了14例患者,以短段闭塞病变为主,患者的基线数据见表1。10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卢瑟福评级基本都有改善(表2),其中1例因心脏原因死亡。通畅率方面(表3),6个月超声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靶血管通畅,只有1例患者超声提示重度狭窄,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拒绝进一步干预。

表1.患者基线数据表2.术后6个月,卢瑟福评级表3.术后6个月,超声结果病例分享病例1(男,75岁)

主诉:右下肢间跛3月。

卢瑟福评级:R4。

危险因素:高血压。

查体:右侧股动脉(+),腘动脉及以下(-)。

术中造影:右侧髂股动脉、股深动脉通畅;股浅动脉中远段多发重度狭窄,长度约12cm,最严重处80%,轻度钙化;腘动脉、胫前动脉、胫腓干分叉狭窄,远端通畅,足弓显影。

手术过程:5×mm球囊预扩后,植入InnoSpring5.5×mm支架,支架伸长约3cm。支架植入后,使用5mm球囊后扩,并用3mm球囊扩张膝下病变。

复查造影:血流通畅,无狭窄。

病例2(男,66岁)

主诉:双下肢间跛半年余。

卢瑟福评级:R3。

危险因素:无。

查体:双侧股A(+)腘动脉以下动脉(-)。

术中造影:左侧髂股动脉、股深动脉通畅;股浅动脉多发狭窄,中段最严重处>95%,病变长度8cm,轻度钙化;腘动脉、膝下动脉通畅。

手术过程:使用4×mm、5×mm球囊预扩后,植入InnoSpring5×mm支架,支架无明显短缩或伸长。支架植入后,使用5mm球囊后扩。

复查造影:血流通畅,无狭窄。

病例3(女,79岁)

主诉:左下肢酸胀乏力伴足趾坏疽半月余。

卢瑟福评级:R6。

危险因素:糖尿病。

查体:左股动脉(+),腘动脉及以下(-)。

术中造影:双侧髂股动脉、股浅股深动脉通畅;左侧腘动脉P1、P2闭塞,靶病变长度6.0cm;膝下动脉通畅,足背足底弓显影。

手术过程:4×80mm球囊预扩后,植入InnoSpring5.5×80mm支架,再使用5×80mm球囊后扩。

复查造影:血流通畅。

术后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靶血管通畅,跨关节支架完好。

病例4(男,82岁)

主诉:右下肢间跛2月。

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

CTA:右侧股浅动脉短段完全闭塞。

手术过程:4mm、6mm球囊预扩后,植入InnoSpring5.5×60mm支架,缓慢释放,释放后长度6cm。

小 结国产编织支架InnoSpring初步临床应用是安全的。目前,10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随访,2例患者完成了1年随访,初步结果基本满意。操作中,输送系统的7F鞘管有张力会“弓”起,可以后撤;开始释放时会发生前跳,所以操作要慢;做好充分预扩、后扩,球囊直径与支架直径要1:1匹配,还要注意球囊的长度。最后,工艺上还可以更加精致,现已进行改进。希望这款支架能够很快用于临床,造福更多患者。专家介绍

薛冠华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血管外科,外科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髂动脉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主髂动脉学组副组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首届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静脉病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颈动脉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心脑疾病介入治疗产业分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主动脉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微循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血透通路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学会虚症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转化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弓上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外科协会(ISVS)会员。《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

多年来一直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市级等课题研究。其中“股静脉壁环缝缩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系列研究,荣获卫生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临床成果三等奖。主要参与完成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三完成人)《中国汉族人中DVT易感基因的初步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重点课题(第三完成人)《慢性下肢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的临床研究》;年获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第一负责人)《血管支架不良事件统计分析及有限元模型临床初步应用》;年获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第一负责人)《腔静脉滤器不良事件分析及可控降解滤器的实验研究》;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TSP-4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STAT4/circANRIL/miR-30b-3p信号轴参与下肢动脉再狭窄发生的机制研究》。

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44篇,其中SCI7篇(IF=19.4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上海市科委项目(省部级)2项,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产学研”专项基金一项。参编参译专著3部。主编1部《主髂动脉外科疾病诊治进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书号:ISBN-7---5。参与完成3项全球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发明(授权)专利10项。

往期回顾

第五届血管创新论坛(VINNOVA)

VINNOVA|庄晖:下肢动脉腔内取栓联合远端保护的实践与构思

VINNOVA|郝迎学: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未来可期

VINNOVA|杨林:锥形颈动脉支架血流动力学抑制更低,ISR更低

VINNOVA|陈泉:高压注射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创新应用

VINNOVA|赵亦伟:激烈交锋下的逆水行舟

VINNOVA|李震:超声辅助的TIPS手术

VINNOVA|梁卫:急性全下肢DVT腔内治疗——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先处理流出道的意义

VINNOVA|李栋林:自制覆膜支架治疗胫前动脉假性动脉瘤

VINNOVA|何楠:慢性髂支闭塞治疗方法的选择

VINNOVA|翟水亭:AngioJet流变抽吸治疗高危肺动脉栓塞

VINNOVA|黄建华:腹主动脉临时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手术中应用

VINNOVA|谷涌泉:针对症状性椎动脉重症狭窄,不同腔内治疗策略对比分析

VINNOVA|刘建龙:一款可期待的新型腔静脉滤器

VINNOVA|刘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VTE的防治

VINNOVA|符伟国:瘤囊回缩与病患晚期生存的相关性

VINNOVA|陈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下中国血管外科的“危”与“机”

VINNOVA|郭伟:以临床需求为驱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zz/117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