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第5版
第6章常见疾病的介入放射学治疗常规
6.1神经系统疾病
6.1.9椎基底动脉夹层
椎基底动脉夹层
椎基底动脉夹层
这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不少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以头痛头晕多见。MRA或CTA可显示局部血管扩张有假腔形成,诊断夹层不难。
适应证
无论症状轻重,一经发现尽早治疗,以免夹层进展,导致严重后果。
介入治疗
(1)术前常规准备同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置入术。(传染病四项、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糖、电解质、正位胸片、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全套和心电图。)
(2)术前特殊准备头颈部MRA或CTA了解椎动脉与基底动脉和颅内分支等情况,并了解夹层所在位置载瘤动脉解剖结构与分支的关系。
(3)介入操作程序同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置入术。(经皮经股动脉穿刺引入8F血管鞘,经鞘管引入5F猎人头导管完成锁骨下动脉和全脑血管造影。向病变侧或优势侧椎动脉引入交换导丝,沿导丝送入8F的椎动脉型导引导管或8F长鞘管,透视下,先将微导丝超选择插入狭窄的椎-基底动脉以远区域,沿导丝引入内支架输送器送至狭窄部位,准确定位后加压扩张释放内支架。)必要时内支架置入配合适当的钢圈栓塞术。
术后处理
控制血压3d左右,保持相对低血压状态,使血压维持在基础血压以下20%水平。内支架置入后防止血压过高引起脑再灌注损伤;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3~6个月。1个月、3个月复查椎-基底动脉多普勒和CTA或MRA。
还要严格治疗基础病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坚决戒烟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