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37岁,实实在在的80后,新发现血压高,多次测量,均在/96mmHg左右,基本确诊高血压。
第一次找到王医生,问吃点什么药好!
王医生说:不着急!
孙先生:啊!不着急,不是说要重视高血压吗?要积极控制吗?不然就会出好多问题?_??
王医生:多好的依从性啊!但王医生不给您开药,因为您是新发高血压,而且没有其他任何疾病。
所以王医生只给您开个方案:
1、把体重减下来;
2、把烟酒戒了;
3、吃盐轻一点;
4、早睡早起;
5、坚持锻炼;
6、每天测量并记录血压;
7、一月后复查。
一个月过去了,孙先生并没有来复查,只是打了一个电话,说血压已经恢复到/80左右,医院吗?
王医生说:当然不用来了,医院又不是什么好地方,继续检查上述方案……
所以,并不是所有新发高血压都要服用降压药,那是不是新发高血压都不需要服用降压药,都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呢?
当然不是,因为孙先生是单纯1级高血压,没有合并其他任何疾病,所以我们建议先进行生活方式改变,根据生活方式改变的结果,决定是否用药;如果都像孙先生,严格的健康生活方式,最终血压恢复正常,那自然不需要服用降压药,但如果经过三个月的健康生活方式,血压仍未达标者,建议开始药物干预。
在实际生活中,新发高血压也肯定不都是像孙先生这样单纯的1级高血压,还有其他各种情况。
我们了解一下最新指南:
第一、对于正常高值血压、1级到3级高血压患者,都要一直强调改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管血压如何,都应该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A、新版指南仍然强调低盐饮食、戒烟、减少饮酒,每天盐的摄入量应5克。
B、应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减油,推荐多食用蔬菜、新鲜的水果、鱼类、坚果等,另外还要控制体重、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等,与以前的指南基本一致。
第二、正常高值即(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89mmHg),合并有心脑血管病,尤其是合并冠心病的很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正常血压:收缩压90-mmHg和舒张压60-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
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
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
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轻度升高(1.2-2.0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2.0mg/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第三、1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99mmHg合并有心脑血管病、肾脏病或靶器官损害的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
未合并心脑血管病、肾脏病和靶器官损害的低危-中危患者如果生活方式调整3-6月后血压不能达标,也应该进行药物治疗。
第四、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无论心血管风险水平如何,都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加生活方式改善,治疗后再对血压进行评估。
第五、老年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对于健壮的65岁-80岁的老年患者,当收缩压为~mmHg时,推荐进行药物治疗并同时改善生活方式。
第六、对于收缩压mmHg的健壮老年患者(即使是年龄80岁),也推荐进行药物治疗,并同时改善生活方式。
第七、对于虚弱的老年患者只要能够耐受,也应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在新版指南中,对高龄老年人的降压治疗不再保守,如果患者能耐受治疗,则年龄不是限制因素。
所以,不同级别高血压用药时间开始不同,单纯1级高血压可以先通过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如果合并高危因素或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都建议早期药物干预,但不管是否服用降压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生活方式改变。
那么,到底高血压降到多少才算合适呢?
下回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