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发表于《生命时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近20年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威胁。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就是供应“人体发动机”—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重度硬化狭窄,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情况需要放置支架挽救生命。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疾病,除了供应心脏的血管会出问题,供应其他器官的血管也会出现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严重的疾病,如脑梗塞、肾缺血、肠缺血、下肢缺血等,大家也许对这些部位血管问题还不甚了解,不清楚在这些血管发生重度狭窄时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还可以预防治疗脑梗塞、内脏坏死、肢体坏死等。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哪些重要的血管病变也可以介入治疗。
一哪些部位可以植入支架
1.颈、椎、锁骨下动脉狭窄
心脏作为全身血液循环的“泵”,与其连接的是一条供血的“高速公路”--主动脉,而向头颈部、上肢供血的血管发自主动脉的弓部,包括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也统称为弓上动脉。这些血管大家听说的很少,但是由于它们负责“人体司令部”—脑的血液供应,一旦狭窄可能导致偏瘫等非常严重的后果,众所周知,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首要杀手,超过冠心病和肿瘤疾病。
人体供应脑部的血管包括一对颈动脉和一对椎动脉。当发生颈动脉狭窄时,会出现大脑组织的缺血,颈动脉狭窄部位斑块脱落,顺血流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梗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0%左右与颈动脉病变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有关。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植入支架治疗,开通堵塞的血管,覆盖斑块,防止其脱落引发脑梗塞,改善大脑血供。
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则主要供应小脑的血供,椎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分支,无论锁骨下还是椎动脉狭窄都会导致小脑缺血出现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严重时导致后循环脑梗塞,酿成严重后果。锁骨下动脉狭窄还会导致病变侧上肢脉搏减弱和缺血,小脑由于血流被“窃”缺血愈发严重,医生也会称之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出现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的严重狭窄,同样可以在病变部位植入支架来恢复脑正常血液供应。
无论颈、锁骨下还是椎动脉狭窄,导致的后果都会很严重,致残率很高,而植入支架的通畅率都比较高,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出现这些部位病变或相应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血管外科。
2.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作为人体血液循环的“高速公路”,也有出现问题的情况。主动脉夹层就是一类很凶险的疾病,发病的时候主动脉的内膜突然被撕开一个口子,血液进入主动脉壁内,会导致原来的管腔(我们称其为真腔)受压,脏器供血不足。撕裂部位的主动脉薄弱,最危及生命的是主动脉会因此发生破裂,这是个异常凶险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出现破口的地方植入一枚支架,这个支架是不漏血的,叫做覆膜支架,可以覆盖住破裂部位,恢复真腔血流,降低主动脉破裂风险,挽救生命。
主动脉瘤则是人体的主动脉由于某些原因而扩张并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主动脉瘤却非常凶险,一旦破裂引起致命的大出血。可以这样说,主动脉瘤就是身体里藏着的一颗随时致命的“不定时炸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技术---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orticaneurysmRepair,EVAR),就是把覆膜支架放在主动脉里边,使得血液通过这个支架内流动,而不对动脉瘤壁产生压力,就避免了动脉瘤破裂的危险,这种治疗方式不但效果确切,而且创伤小、恢复快。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PercutaneousEndovascularAorticaneurysmRepair,PEVAR),没有切口,只有两个小小的穿刺点。我们的研究发现这种微创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缩短了手术时间,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相应的研究成果发布在血管外科权威杂志JournalofEndovascularTherapy上。
主动脉疾病常常危及生命,但支架治疗为主动脉疾病提供了微创、安全的治愈方法,而且不同于其他部位,主动脉支架不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就可以保持支架通畅,远期效果持久而良好,因此发现主动脉疾病一定要及时就诊血管外科。
3.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腹主动脉、髂动脉、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导致下肢缺血症状,如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发凉、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导致下肢缺血坏死甚至截肢。如果合并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更加容易出现肢体坏死,导致严重的“糖尿病足”,是老人截肢的最主要原因。
下肢不同部位血管出现问题治理的策略不尽相同。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狭窄、闭塞主要主要通过支架治疗来解决,这些部位的血流快,支架通畅率高,支架治疗效果好,疗效持久。
腹股沟以下的下肢动脉,比如股浅动脉、膝以下动脉狭窄、闭塞,动脉原始直径较细,发生病变截肢率高,治疗理念近两年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提倡在腹股沟以下部位尽可能采取“无支架理念”的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balloon,DCB)扩张狭窄或者闭塞的血管为主流,而不植入或者减少植入支架,药涂球囊在扩张病变的同时将药物涂布在病变血管内壁上,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提高了血管通畅率。合适的病例中可联合应用“抽栓”、“斑块旋切”、“激光消融”等“减容”技术进一步增加通畅率。
医院血管外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药物球囊扩张手术,倡导腹股沟以下动脉腔内“无支架”治疗的理念,迄今近1年,所有患者的随访数据均显示出振奋人心的效果。实践证明,与欧美人群相似,国内下肢缺血患者也适合药物球囊治疗。
经过逐级扩张病变后,药涂球囊扩张狭窄部位,恢复血管通畅
4.内脏动脉疾病
主要是指给予腹部脏器供血的血管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疾病,最常见的是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狭窄。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肾动脉如果出现狭窄引起病变侧肾脏缺血和难治性高血压,常需要联合应用多种降压药物,肾功能逐渐受损。肾动脉支架治疗可以恢复肾脏的血供,改善高血压状态,挽救肾功能。
肠系膜动脉是给肠道供血的主要血管,肠系膜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会导致肠道的血供减少,出现进食后腹胀、腹痛的症状,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消化吸收不良、消瘦。一旦出现急性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完全闭塞,还有可能出现肠道坏死,死亡率极高。肠系膜动脉支架治疗可以改恢复肠道的血管,改善消化功能,避免肠缺血坏死。
二植入支架后的治疗
血管疾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发病率在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植入支架修复血管、改善器官功能、延长寿命,但植入支架绝非一劳永逸,动脉硬化仍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进展,无论支架部位还是其它部位的血管都会再次出现硬化狭窄。
首先,我们要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大家都知道,血管疾病是一个慢性进展的过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植入支架后最重要的是要健康饮食,监测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吸烟也是导致血管病变的“杀手”。有吸烟习惯的人植入支架后要下决心戒烟。
很多人担心植入支架后不敢活动,怕支架移位或者断裂,其实完全不必要顾虑,正常的活动是不影响支架的。而且,我们还鼓励适当锻炼身体。如下肢闭塞血管开通以后,病人一定要行走锻炼,这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液瘀滞形成血栓,也有利于抑制动脉硬化进展,维持支架通畅。
遵循医嘱规律复查,是抑制动脉硬化进展和延长支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提高植入支架的使用寿命是医生和病人共同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白癜风的中医疗法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