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老李今年进行颈部血管B超检查,发现了这样的报告: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双侧颈内动脉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老李心里很害怕:听说脖子血管里长了斑块,就要得脑血栓,我平时就是爱吃点肥肉,什么病都没有,怎么会长斑块呢?
老李的问题可能好多人可能都有,大家有这样的疑惑:
疑惑一:为什么颈动脉会长斑块?
首先,我们来谈谈血脂。血脂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等等,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多由激活的LDL形成。
由此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切相关,因此,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关重要。此外,斑块的形成还和很多因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本例中老李就有经常吃肥肉的不良习惯。
疑惑二:颈动脉长斑块了,一定得脑血栓吗?
不一定。斑块形成脑中风一般有以下机制:第一斑块逐渐长大,颈动脉管径越来越小,导致脑供血不足,严重时脑中风。第二是易损脱落斑块,堵塞脑血管引起脑中风。斑块风险需要评估,颈动脉超声是最简单的无创检查,此外还有CTA、高分辨核磁共振等也可评估斑块风险。大家经常说的“软斑块”、“硬斑块”就是评估斑块风险的(专业术语为易损性和非易损性)。
更专业的讲,对斑块的易损性分析需要综合评估:1.斑块形态学:规则形(相对稳定),不规则形(相对不稳定)2.斑块声波特征:均质等回声(相对稳定),均质低回声(不稳定),强回声(不一定是硬斑块,若是不规则形同样不稳定,特别是多发点片状钙化斑块、多数为坏死和脂质、陈旧性出血混杂的斑块,更易损)3.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斑块易损性相关,血流的冲击易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由此可见,颈动脉斑块确实有的脑卒中的风险,但并不是颈动脉有斑块就一定得脑血栓,斑块的风险需要综合评估。
疑惑三:得了颈动脉斑块,应该如何治疗呢?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和狭窄的程度有关,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0%);闭塞(%)。轻度的狭窄一般内科口服药物治疗,常规的调整稳定斑块的药物有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药物;中重度狭窄可能需要手术介入(包括放支架或内膜剥脱术)等方式治疗,具体个体化治疗需要咨询神经科介入医生或血管外科医生来综合评估。
疑惑四:颈动脉斑块形成后,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呢?多长时间再复查呢?
一般不需要介入放支架或手术治疗的颈动脉斑块,他汀类是最重要的调脂稳定斑块药,对脑卒中预防是起基石作用的药物,应该长期口服,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心肌酶、血脂等。日常生活中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下图),但正常的体育锻炼和日常活动不会导致斑块脱落。一旦发现有颈动脉斑块,最初2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观察斑快有无增大,是不是稳定,如果斑块2年内保持不变,改为1年复查一次。
老李经过学习上述内容,了解了颈动脉斑块的基本知识,及时和神经科医生沟通,调整治疗,5年过去了,未发生新发脑梗死。综上所述,颈动脉斑块虽然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发现颈动脉斑块不代表一定得脑卒中,向神经内科医生咨询斑块易损风险,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口服稳定斑块的药物,甚至进行介入支架或颈动脉手术,积极做到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祝大家健康!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