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三病房史怀璋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一例椎动脉支架术后血管闭塞剥脱术,为黑龙江省首例。
患者,男,68岁,3年前在哈医大一院行右侧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近一个月再次出现头晕症状,经DSA造影证实,右侧椎动脉支架内血管闭塞,遂求治于史怀璋教授。经过详细的检查分析,史怀璋教授团队,决定为患者行椎动脉内膜剥脱术,再通右侧椎动脉,恢复患者大脑后循环供血,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再发风险。
手术中,史怀璋教授逐层切开皮肤,仔细分离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将颈内静脉、颈动脉、迷走神经牵向两侧予以保护,准确、充分暴露椎动脉起始处,临时阻断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远端,以poss剪剪开椎动脉后,可见血管内斑块及斑块内支架,予以剥除,仔细处理动脉内膜后,予以缝合,术中ICG造影显示椎动脉再通良好。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头晕症状明显改善。
椎动脉是颅内供血系统的主要血管之一,主要供应脑干、小脑等中枢神经部位。椎动脉狭窄或闭塞时,极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引起患者头晕、走路不稳、四肢无力、饮水呛咳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昏迷,甚至死亡。史怀璋教授指出椎动脉内膜剥脱术因其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位置深在,对术者解剖知识、手术技巧及显微外科水平要求极高,如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医疗中心可以开展此类手术。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三病房,始终坚持探索先进可靠地脑血管医疗技术,此次开展椎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椎动脉支架术后血管闭塞,为我省首次开展此类手术,为省内椎动脉闭塞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突破了此类疾病治疗的瓶颈,对改善此类疾病患者的预后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丨徐旭朱仕逸潘麒羽审核丨施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