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小创口治疗大疾病
介入治疗是在血管造影机、CT、超声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几毫米的微小创口或人体自然孔道将导管、支架等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创伤非常小,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介入医师在血管造影机下进行手术操作
只有3、4毫米左右的小切口,术后不用缝针不用拆线,几乎没有疤痕
介入手术能治疗哪些疾病呢?
外周血管类疾病
通过球囊扩张和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静脉狭窄、闭塞;包括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髂动脉、下肢动脉狭窄,糖尿病足等。各部位动脉瘤、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
下肢动脉闭塞治疗前后
下肢静脉曲张
我院使用先进的双极射频电极导管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可作为传统外科手术、激光治疗和单极射频治疗的替换疗法。手术过程中电极导管插入静脉,静脉血管被温和地加热,使静脉血管在短时内收缩并闭合。闭合的静脉仍然留存在体内,但从外表看已经不显而易见了。电极导管头端为圆形设计,以防止对静脉血管的机械损伤。较其他治疗方法恢复快,不适感明显降低,复发率明显减低。疤痕、感染和血肿几率小,美容效果好。
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和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腔静脉滤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症状主要是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大面积的肺梗塞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9%~50%,而且绝大多数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死亡,医院也无力回天。后期出现静脉功能不全时会造成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和减少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滤器置入后可以开展针对血栓的多样化治疗,如:各种溶栓、碎栓、吸栓等。这些方法均能够及时有效地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患肢的水肿,改善预后结果。
下肢静脉的血栓,脱落顺血流到肺动脉,造成肺梗死,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放置在下腔静脉的滤器可以拦截大的血栓,预防和减少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
肿瘤性疾病
实体肿瘤,如肝癌,肾癌。通过导管对肿瘤灌注化疗药物,能大大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并减少副作用。对肿瘤血管栓塞能减少后续手术出血,或减慢肿瘤的生长。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