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6月28日,医院董伟医生和倪琪医生为江大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右侧颈内动脉、右侧椎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的一个现场手术场景。
术前脑血管狭窄阻塞
“稳住!稳住!否则功亏一篑。”在这关键时刻,董医生不断叮嘱自己,他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导管在他掌控下,慢慢蠕动着,不急不燥,伺机寻找着机会,他不时用眼角扫一下江大伯表情,见额头微微有点出汗,手指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此时导管运输的使命基本完成,各类战略装备一一亮相。撑开保护伞,将球囊送达血管狭窄处,球囊慢慢扩张着江大伯脑部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狭窄部位,这里可是引起江大伯头痛头晕的元凶部位。
之后,战略级装备——支架释放,支架永久性植入了江大伯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从此让江大伯的脑血管通畅无阻,大脑血液灌溉充盈。“置入微导丝―撑开保护伞―球囊扩张―置入支架”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术后脑血管通畅,大脑血液充盈
1个半小时,一场医护人员与病魔的战斗结束,完胜告捷。而此时,背着四十斤重铅衣的董医生和倪医生早已汗流浃背,湿透了手术衣。“我头痛头晕多年,医生诊断我的脑血管狭窄,供血不足,”术后恢复很快地江大伯很开心,“现在终于不用再受这份苦了。”
在我国,脑血管病变已经成为了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其中,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导致缺血性脑血管所占比重最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是指颅内外血管发生狭窄、部分性或完全性闭塞,结果会导致脑缺血性发作或脑梗死症状。对颅内血管狭窄的治疗可选用药物治疗和颅内外血管内介入治疗,对血管狭窄大于50%的有症状患者建议推荐血管内介入治疗。
医院开展此项手术已有10年,技术日臻成熟,在这期间,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手段。截至目前,已为60名脑血管狭窄患者实施该微创技术。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技术成熟、疗效立竿见影的效果。但CAS(颈动脉狭窄的血管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因此必须严格学制适应证和禁忌证。
CAS适应证:
1、年龄大于18岁;2、症状性狭窄≥50%,非症状性狭窄≥70%;3、知情同意。
CAS禁忌证:
1、伴有颅内动脉瘤,且不能提前或同时处理者;2、2周内曾发生心肌梗死或较大范围脑梗死;3、胃肠道疾病伴有活动性出血;4、不能控制的高血症;5、对肝素、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有禁忌症者;6、对所用的造影剂、材料或器材过敏;7、有严重心、肝、肾及肺疾病;8、穿刺部位或全身有未能控制的感激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