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乡一位亲戚咨询我一项医学问题,这位长辈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得知血管狭窄率达80%,医生建议放置支架治疗,但他却排斥手术。因此,他希望身为医生的我解答这项病症是否可采取非支架疗法。针对此类问题,相信许多患者均有所疑惑。本文将详细阐述何时应考虑进行支架植入手术。
一般而言,临床评估心血管堵塞情况以冠脉造影与冠脉CT为主,观察血管阻塞程度一般以75%为准。然而,不应简单将此作为选择疗法的唯一依据,还需结合临床症状以及血管阻塞部位进行综合考量。主要存在两种情况:
1.虽然血管狭窄率未达严重程度,但如位于左主干或根部等重要部位时,治疗较为困难。若该部位发生堵塞,将导致左右两条大血管无法供应血液。鉴于此种紧迫性,通常建议选用支架术更为稳妥。
2.当阻塞部位并非主干而是位于分支,如右冠及较小的血管时,病情相对较轻且症状不显著者,可不考虑支架植入。此外,血管钙化稳定,不易脱落,狭窄程度较低且血流通畅的情况亦不宜植入支架。只需要将血脂、血压、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者日常生活即可恢复如常。
尽管已成功植入支架,为何仍有部分患者感到不适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动脉狭窄并非单一部位,病变贯穿多个部位。即使在严重管腔内安装支架并改善流量,其他部位的狭隘仍然会对血流产生影响。进而引起胸口疼痛、胸闷等不适感。
2.动脉表现看似畅通无阻,但患者却感受到心绞痛及胸闷。此时,进行冠脉造影往往无法发现问题所在。这是由于冠脉造影仅能观测较大血管,实际能用价值不及5%。实际上,除了大血管外,还包括众多中小血管与微小血管。如果患者感受到胸部不适,可能正是这些细微血管出现问题,即所谓的微循环病变。
此文旨在解释为何部分患者在植入支架后甚至仍感身体不适的现象。其中,典型情况包括以上提到的两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