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护理 >>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

 

1-医生:交代目的取得配合--移走附近冷热物体病人:休息30分钟

--体温计35°以下----腋窝擦干--放10分钟报告结果

正常:36-.3-38为低热;38.1-39为中;39.1-41为高;41以上为超高。

稽留热是患者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Murphy征检查时,胆囊点在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或者右腹直肌外缘与肋缘交界处,阳性多见于急性胆囊炎。

2-示、中、环三指+腕部桡动脉15-30秒双侧对比数出每分多少次报告

(脉搏检查的内容---脉率、节律、紧张度、动脉壁弹性、强弱、波形变化)

持续消化道出血的腹部体征:肠鸣音活跃

呼吸:12-20次与脉搏之比为1:4

3-暴露胸部+看30秒报告数值

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常见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浮髌试验阳性表现:按压髌骨时有浮动感,提示膝关节积液。

病人休息5-10分钟,坐位时肘窝在第4肋软骨水平,卧位时在腋中线水平

4-归零的血压计,下缘在肘窝上2-3cm,能放入1指头+听诊器在肱动脉表面。报告结果(口述:测量两次取其平均值)

血压正常范围90-/60-89>等于/90是高血压

不放于袖带下是那样相当于给血管额外增加了一个压力,将导致血压测量值偏高。

二尖瓣狭窄: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心前区震颤: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

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6-8cm

语音共振增强的临床意义--大范围肺实变

瞳孔检查内容:大小、形状、是否对称、集合反射、对光反射。

瞳孔扩大常见于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阿托品、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绝对期

液波震颤阳性提示腹水量约-ml

1-身高测量:被检者脱鞋,背靠站立测量仪上报告读数以厘米表示

2-体重:脱鞋报告读数以公斤表示

3-头围:坐位或立位,枕骨粗隆、耳颞部、前额+皮尺报告读数以厘米表示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Brudzinski征阳性

脉压增大: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硬化(这两可以使舒张压减小)

脉压减小:严重心力衰竭、心包积液、主动脉狭窄

慢性肝炎腹部视诊: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

1-体型看腹上角也称胸骨下角,是指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形成的夹角,正常约70-

正力--90无力--<90超力>90

2-营养:营养不良、中等、良好

3-皮肤:(生理)颜色、湿度、弹性;

(病理)皮疹、皮屑、皮下出血、蜘蛛痣、肝掌、黄疸、发绀、水肿、毛发分布异常;

蜘蛛痣: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放射状小血管消失,去除压迫后蜘蛛痣又复出现。

皮下出血:<2mm是点、3-5mm是癜、>5mm是斑

弹性:手背或上臂内侧皮肤+示指拇指捏起看松手后皮肤皱褶平复的速度

水肿:胫前皮肤(或足背、踝部)+拇指按压出现凹痕即为凹陷性水肿

4-淋巴结:顺序:颌下、颈部(前后2区)、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淋巴结

视诊:应注意局部征象(如皮肤是否隆起、颜色有无变化、有无皮疹、瘢痕、瘘管等),还需要注意全身状态

触诊:应注意其部位、数目、大小、硬度、压痛、粘连、窦道等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头颈部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表面和下颌角区)--颈后三角(斜方肌前缘)--锁骨上淋巴结

腋窝:腋尖群(腋窝顶部)--中央群(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胸肌群(胸肌下缘深处)--肩胛下群(腋窝后皱壁深部)--外侧群(腋窝外侧壁)

外眼检查(眼球运动、眼睑、结膜、巩膜);

1-眼球运动:眼前30-40cm示指引导左侧、左上、左下;右边

2-眼睑:闭眼睁眼,注意眼睑有无内翻(倒睫)、水肿、闭合障碍;上睑有无下垂。

3-结膜:注意充血、苍白、出血点、沙眼

4-巩膜:注意有无黄染、中老年黄色斑

角膜:透明度、有无溃疡、白斑、软化、老年环和K-F环(肝豆状核变性)

瞳孔的大小(3-4mm)与形状,对光反射(直接、间接)、集合反射。

1-直接:光源由外向内移,观察该侧,正常是双侧都缩小;移开光源后再次观察该侧

间接:观察对侧有无缩小,记得挡光

报告结果:被检者对光反射灵敏、迟钝或消失(昏迷病人)

2--集合反射:1米外逐渐移动到5-10cm,两眼球是否内聚,瞳孔是否缩小。

口:咽部,扁桃体

1-咽部:坐位头略后仰、嘴张大发“啊”+压舌板前2/3与后1/3交界处,光源照看

注意咽部黏膜有无充血、红肿、分泌物;反射是否正常;扁桃体有无肿大(程度),有无腺样增生,软腭运动是否正常;悬雍垂是否居中,吞咽有无呛咳。

2-扁桃体发炎--腺体红肿,增大。扁桃体隐窝内有黄白色分泌物或渗出物形成的苔片状假膜,很易剥离。

颈部:血管(-静脉、动脉)、甲状腺、气管

1-血管--静脉:坐位或半坐位,身体呈45°,观察静脉有无充盈或怒张。

--动脉(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坐位或仰卧位,安静状态下看搏动

钟型听诊器听杂音--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

2-甲状腺(位于环状软骨下方,有峡部检查和侧叶检查)

视:大小、形态、两侧是否对称

听:钟型听诊器听杂音

触:

峡部-前(拇指--胸骨上切迹向上摸增厚不,重复检查);后(示指)

侧叶-前(一手拇指推气管,一手示、中指向前推侧叶再用拇指摸)

--后(一手示、中指推气管,一手拇指向前推侧叶再用示、中指摸)

3-气管是否居中:坐位

方法1--示指,环指分放于两侧胸锁关节,中指自甲状软骨向下移动触摸气管

方法2--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示指感受两侧间隙等大与否

报告结果:气管位置有无向哪侧偏移

气管向健侧移位:大量胸腺积液、气胸、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

气管向患侧移位:肺不张、胸膜粘连、慢性脓胸

呼气相延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部的体表标志:

骨骼标志:肩胛骨2-8肋骨之间;肩胛下角在第8胸椎、第7、8后肋

脊柱棘突:后正中线标志;肋脊角是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区域;

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剑突;肋骨;肋间隙;腹上角;

垂直线标志--正面(前正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

--侧面(腋前、腋中、腋后)

--后面(肩胛线、后正中线)

自然陷窝(锁骨上下+胸骨上窝);

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

胸骨线: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胸骨旁线: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垂直线

肩胛线:通过肩胛下角的垂直线为肩胛线,也称肩胛下线。

肩胛上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外上界为斜方肌上缘;

肩胛下区: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肩胛间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

肺和胸膜的界限

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胸廓扩张度:被检者深呼吸前:两手沿肋缘;后:平行于中线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第10肋间(肩胛下角下2肋);报告结果:(正常人)两侧胸廓呈对称性的张缩。

语音震颤:被检者发“yi”音+手掌的尺侧缘或掌面放两侧胸壁

报告结果:语音震颤有无增强或减弱

胸膜摩擦感:被检者深慢呼吸+屏住呼吸(屏住仍有则为心包摩擦感),前下侧胸壁或腋中线第5、6肋间

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1-叩诊方法:从上到下、从前胸(锁骨中线、腋前线)到侧胸(腋中线、腋后线--叩到肋缘)、最后为背部(肩胛间区、肩胛下区);前胸与侧胸叩诊时都要避开心脏和肝脏(右第5肋间)。

背部(肩胛间区、肩胛下区):被检者头向前稍低,双手交叉抱肘;肩胛间区扳指平行于后正中线;肩胛下角叩诊平行于肋间注意避开肩胛骨。

报告检查结果::正常双肺叩诊为清音。

胸部叩诊音分布情况:正常肺野为清音;心脏和肝肺重叠处为浊音;肝、心脏部位是实音。

2-肺界叩诊: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

肺上界(肺尖部)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向外叩+做记号,向内叩+做记号。

肺下界:前胸壁(锁骨中线、腋中线);背部:肩胛下线;

右肺前胸壁:第2肋间开始→第6肋间,腋中是第8肋间

左胸不叩锁骨中线

背部:找到肩胛骨确定肩胛下线,逐一肋间向下叩第10肋间

肺下界移动度(6~8cm):平静呼吸时叩出肺下界→深吸气,屏住,标志;恢复平静呼吸,深呼气,标志。

肺前界:右:第2肋开始,由外→内,逐一向下至第6肋间

左:第2肋开始,由外→内,逐一向下至第5或6肋间

胸部听诊: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听诊方法:右手拇指与中指捏拿+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左右对比,避开心脏。

听诊内容:呼吸音(减弱或增强)+啰音(干、湿)、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报告结果: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增强或减弱,有无异常呼吸音,有无啰音,有无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有无增强或减弱。

气管呼吸音--吸:呼=1:1;粗糙;胸外气管

支气管呼吸音--吸:呼=1:3;管样;胸骨柄(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吸:呼=1:1;沙沙声;主支气管(胸骨两侧1、2肋间;肩胛间区3、4胸椎水平;肺尖前后部)

肺泡呼吸音--吸:呼=3:1;轻柔的沙沙声;大部分肺野(乳房下部及肩胛下部最强,腋窝次之,肺尖较弱)

干:高调干啰音(哨笛音)--低调干啰音(鼾音,气管或主支气管)

湿:大水泡音、中水泡音、小水泡音

语音共振:在气管和支气管附近听到的最强,肺低则较弱。

语音共振减弱: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壁水肿、肥胖、肺气肿。

胸膜摩擦音:见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胸膜肿瘤、尿毒症

报告结果:有无胸膜摩擦音(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

乳房检查:视诊,触诊

视诊:对称、表面有无红肿、溃疡、色素沉着及瘢痕,乳房皮肤有无凹陷,乳头有无回缩及溢液

触诊:先健侧后患侧,最后检查乳头

注意有无红肿、触痛和包块,乳头有无硬结及溢液

包块注意: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度

报告结果:双侧乳房大小、位置、硬度、弹性、有无触(压)痛、有无包块

乳头有无触痛,有无硬结、弹性消失、挤压有无异常分泌物

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首先侧视观察(双眼视线与胸廓等高)→考生取坐位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

心脏触诊:顺序:心尖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心尖搏动:左乳头下方(右手全手掌→示指指腹)

心前区异常搏动:心前区(右手全手掌→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并拢的指腹)

震颤:各瓣膜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手全手掌→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并拢的指腹)

心包摩擦感: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手小鱼际)

被检者坐位、稍前倾、于收缩期、呼气末进行触诊。

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距离(8-10的测量、

左界:心尖搏动外2-3cm开始(第5肋),一直叩到第2肋间,标记。

右界:先叩出肝上界(第5肋),在它的上一肋间(4肋间)开始,逐肋向上。

测量:各标记点与前正中线的距离,再测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右肋间左

2-3II2-3

2-3III3.5-4.5

3-4IV5-6

V7-9

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报告结果:该被检者心脏听诊正常,心率80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外周血管检查:脉搏(脉率、脉律);血管杂音(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周围血管征

周围血管征:

水冲脉:站立位将被检者的上肢举过头顶,摸脉感到冲击样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

枪击音:听诊器听肱动脉或股动脉,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

Duroziez双重杂音:听诊器放股动脉,开口方向偏向近心端,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即为阳性。

毛细血管搏动征:手指轻压被检者指甲末端,局部发白,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正常人无)

血管杂音(静脉杂音、动脉杂音)

静脉杂音:颈静脉营营声、腹壁静脉曲张

动脉杂音:周围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

腹部视诊: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腹部外形,腹围,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肠道梗阻)、脐及腹纹、皮疹、色素、手术瘢痕。

腹部的体表标志:肋弓下缘、剑突、腹上角、肋脊角;脐、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耻骨联合。

髂前上棘:是髂脊前方突出的点。腹股沟韧带:腹部体表的下界。脐:腹部中心。

分区:四分(左上腹部、右上腹部;左下腹部、右下腹部)

九分(左季肋、左腰、左髂;右季肋、右腰、右髂;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

全腹膨隆:腹腔积气、积液、腹内巨大肿块;全腹凹陷:消瘦、脱水。

局部则是术后瘢痕收缩

呼吸运动:减弱--腹部疾病;增强--癔症性呼吸、胸腔大量积液。

腹壁静脉:两指压静脉上,哪只指头推出血液2-3厘米就松谁,看血液回流不。两只指头都做。

腹围测量:排尿后,软尺绕脐一周,以厘米表示。同样条件下动态测量。

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全手掌感受的),压痛及反跳痛(示指中指压,停片刻再松),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腹部包块,液波震颤、振水音

腹壁紧张度增加:气腹、胀气、急性腹膜炎。

板状腹:急性胃肠穿孔

腹部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

报告结果:正常人腹软、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肝脏触诊:

单手:做腹式呼吸估计的肝脏下缘(脐右侧),指端与肋缘平行,呼气时压、吸气时向上;测量肝缘到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

双手:左手拖住被检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季肋部

报告结果:有无触及肝脏肋缘。

正常触不到,腹壁松软的肋缘下1厘米、剑突下3厘米、腹上角锐的5厘米。

脾脏触诊:做腹式呼吸脐水平,指端与肋缘垂直

双手主流:左手在后腰9-11肋,右手触。

脾大明显且又浅的才单手。

注意大小、硬度、表面情况、压痛、摩擦感,并测量大小。

测量大小:

I线:左锁骨中线上肋缘至脾脏下缘之间的距离;

II线:左锁骨中线与肋缘的交点至脾脏最远点之间的距离

III线:脾脏右缘距正中线的距离,越过的记为+,反之则-

轻度肿大:脾缘不超肋下2厘米;中度:超过2厘米但在脐水平以上;重度:超过脐水平或前正中线。

胆囊触诊:单手滑行--在右上腹开始,伸直的掌指与肋缘平行,呼气时压、吸气时向上在胆囊点那触到;

墨菲征--钩指触诊法,手掌在右胸下部,拇指钩压胆囊点,缓慢深吸气,剧烈疼或因疼而屏住呼吸。

腹部包块:

1-深部触诊(下压至少2厘米)→触到后左滑行触诊,方向与包块长轴垂直。

注意大小、部位、形态、硬度、移动度、触痛、有无搏动。

正常人有时可触到腹直肌外缘、4、5腰椎椎体、骶骨峡、乙状结肠及右肾下极。

2-双手触:左手托右手触。

液波震颤:被检者右手掌尺侧缘压于腹中线上协助检查+考生左手贴右侧,右手叩左腹壁

腹水量大于-移动性浊音大于水坑征大于

振水音:气液相撞的声音--幽门梗阻或急性胃扩张

空腹+四指在上腹部冲击振动胃部+耳朵凑近听或听诊器在上腹部听。

报告是否闻及振水音

腹部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肋脊角叩击痛,膀胱叩诊

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叩全腹,最后以脐正中结束。

腹部叩诊音:大部分是鼓音,有肝脾子宫的是浊音。

肝浊音界:肝脏叩诊:

上界--自锁骨中线第2肋间往下(第5肋间)

下界--触诊法定

移动性浊音:1从脐部开始→左,2鼓变浊的点固定住;右侧卧位使浊变鼓,这是第3个点,从这往回扣鼓变浊时4让其左侧卧位,继续叩浊变鼓了5。

报告:移动性浊音阳性或阴性。

肋脊角叩击痛:沿12肋触摸找到12肋与脊柱夹角的顶点即为肋脊角。

叩1-2下停一停,重复2-3次,同时询问被检者感觉。

报告:肋脊角叩击痛阳性或阴性。

膀胱叩诊:膀胱检查就是视触叩

准备工作:首先视诊耻骨联合上方有无膨隆→从脐部向下触诊看下腹部有无饱满感。

在腹中线上,从脐部开始,逐渐叩至耻骨联合。在下腹左右两侧,叩出半圆形。

需与巨大卵巢囊肿的浊音区相鉴别----排尿后再叩诊,如浊变鼓了则为尿潴留所致膀胱增大,仍未浊则为卵巢囊肿所致。

腹部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

肠鸣音:捂热的听诊器+右下腹(脐周)1分钟

正常4-5次/分>10次且响亮高亢的称为肠鸣音亢进。

连续3-5分钟听不到是肠鸣音消失。

血管杂音:

腹中收缩期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

上腹两侧收缩期肾动脉狭窄

下腹两侧收缩期髂动脉狭窄

脐周或上腹连续性潺潺音,提示静脉性杂音,如门脉高压引起的克-鲍综合征(门脉高压综合征合并严重腹壁静脉曲张)

报告:有无腹主动脉、肾动脉、及髂动脉血管杂音。

脊柱检查:脊柱弯曲度、脊柱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脊柱弯曲度:

视诊:从侧面或后面看4个弯曲存在不?脊柱侧弯?病理性前凸?后凸?

触诊--脊柱侧弯:示指、中指沿脊椎棘突,以适当压力,自上而下划过,划压后皮肤上出现一条充血的红线,以此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脊柱活动度:

颈椎活动度检查--考生双手固定被检者双肩,嘱被检者作颈部前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

腰椎活动度检查--考生双手固定被检者骨盆,嘱被检者作颈部前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脊柱压痛--取坐位,身体前倾+拇指或示指自上而下,依次按压颈椎、胸椎、腰骶椎棘突和椎旁肌肉。发现压痛点时需重复检查确认。

叩击痛--直接(一个个叩)间接(头顶叩)

手:

视诊:双手有无红肿、皮肤破溃、皮下出血;肌肉萎缩;

双手指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

手指末端发绀、苍白;杵状指、反甲指;

触诊:皮温正常;压痛点、肿块;骨与关节正常解剖标志是否改变、肌腱与滑囊是否增粗、有无肿块。

手的功能位:腕背伸30并稍偏尺侧,拇指于外展时掌屈曲位,其余各指屈曲呈握茶杯姿势。

手的休息位:腕关节背伸10-15并稍偏尺侧;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半屈曲位;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正对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四肢关节检查:

四肢:

视诊:两侧肢体的长短、粗细、形态是否对称;肢体有无畸形、静脉曲张、红肿、肌肉萎缩、杵状指、反甲。

触诊:皮温正常;压痛点、肿块;骨与关节正常解剖标志是否改变、肌腱与滑囊是否增粗、有无肿块。按压胫前皮肤,观察有无肿胀和凹陷。

运动功能检查:姿势、活动、步态以及活动时是否引起疼痛。通常做被动活动检查,若怀疑神经肌肉疾患则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均需检查。

膝关节:

视诊:膝内翻、膝外翻,局部肿胀及肌萎缩。

触诊:压痛点、肿块摩擦感。

膝关节活动度检查:屈曲膝关节,观察小腿后部与大腿后部能否相贴,关节能否伸直。

特殊检查:例如浮髌试验(平卧位,下肢放松伸直;左手虎口卡髌骨上极并加压压迫髌上囊,使关节液集中于髌骨底面;右手示指垂直按压髌骨并迅速抬起。按压时髌骨与关节面有碰触感,松手时髌骨浮起则为阳性表现,提示关节积液>50ml)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诊断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hl/7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