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RACT试验中许多大中心支架植入率较低,与主治医师的判断有关,认为PMT后仍存在的髂静脉受压是宽容性病变,清除血栓后可达到症状缓解。我们中心的临床研究表明,尽管支架植入率稍高,但同时带来远期PTS发生率降低,因此患者获益更多。
二、需要植入支架病变部位的评估?
1、DSA表现: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a.直接征象:髂静脉受压段静脉横径变宽,并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显影密度降低;若受压段已形成粘连带,可出现点状、长条状或多发细条状充盈缺损;若受压段静脉完全闭塞,可出现对比剂中断现象。
b.间接征象:当髂静脉受压影响到静脉回流时,周围的循环侧枝逐渐建立,如骶前静脉丛、子宫静脉丛、腰升静脉等代偿静脉显影;造影过程中,对比剂排空延迟也提示髂静脉回流不畅。
2、DSA测压:当髂静脉受压近端和远端压力梯度在静息状态下大于2mmHg、运动状态下大于3mmHg即可明确诊断。但静脉压力受体位、呼吸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2-3mmHg的压力差意义不大。
3、间接评估髂静脉病变的方法
三、选择什么样的支架?
静脉支架需要特性:
1、非血栓性——主要源于外界压迫:crushresisitance
2、血栓性——静脉壁与管腔纤维化+髂动脉和骨结构压迫:radialresistiveforce+crushresisitance
目前临床表现较好的是Wallstent支架,兼顾支撑力和柔顺性,能够回收和重新定位释放。
Wallstent可适应血管不同直径及形态
四、支架释放技巧
1、支架植入前进行充分预扩张很重要,充分打开纤维化病变,有助于支架展开。
2、根据预扩球囊直径选择支架大小,根据球囊受压切迹定位支架释放。
3、髂、腔静脉流出道推荐使用大直径(14-18mm)支架,与动脉不同,静脉能够承受过度的扩张而不破裂。
4、要求支架恰当充分地覆盖受压病变,再考虑尽量少遮挡对侧髂静脉。
5、支架置入后进行后扩张很必要,以避免可能的支架移位。
6、当病变需要时,植入足够长度的支架以确保流入道和流出道通畅。
7、多个支架置入时,需要注意支架的重叠距离,自膨式支架重叠可短于编制型。
8、编制型支架充分后扩张后,第二个支架重叠距离可适当缩短。
9、当病变需要时,编制型不锈钢支架可以安全的横跨腹股沟韧带置入。
例:Wallstent的6步释放法:
五、静脉支架植入后的评估
1、血管腔内超声IVUS:判断受压情况、管腔形态(宽高比)
2、压力梯度测定
3、对支架受压评估的方法局限性
小结1、DVT的发生与IVCS有密切的关系,及时解除压迫是治疗的核心2、目前PMCT后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DVT合并IVCS的首选手段3、选择支架的第一要素是支架的抗血管弹性回缩能力4、支架恰当充分的覆盖受压病变,再考虑尽量少遮挡对侧髂静脉5、支架置入要求有充分的预扩张和后扩张6、在DVT有效清除血栓后,可考虑一期滤器回收,快速完成DVTsingle-sessiontreatment7、支架的选择与操作技巧仍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随访结果来修正参考文献:
1、RajuS,NeglenP.Highprevalenceofnonthromboticiliacveinlesionsinchronicvenousdisease:apermissiveroleinpathogenicity.JVascSurg.;44(1):-.doi:10./j.jvs..02.
2、CockettFB,ThomasML,NegusD.Iliacvein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