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斑块及狭窄,是导致患者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及时治疗,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脑梗死风险。
//患者基本情况
男性,62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三月,右眼失明一月"入院。患者右侧颞顶部反复头痛,有时难以忍受,需要止痛药缓解。入院查体:神志清醒,左侧瞳孔正圆,约3.5mm,光反射迟钝,右眼失明,左侧肢体肌力IV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
头颈CTA+CTP:右侧颈动脉斑块,颈内动脉闭塞,右侧额颞枕叶低灌注。
头颈DSA:右侧颈内动脉狭窄(次全闭塞),仅有少量血流通过,斑块近段位于颈六水平,远端位于达颈二水平,侧位造影估计颈内动脉存在Y翻转(颈内动脉位于颈外动脉后方,手术需要翻转暴露颈内动脉)。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双侧颈动脉斑块,右侧颈内动脉闭塞;MRI:右侧半球多发梗塞(恢复期)。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1、右侧颈动脉狭窄(次全闭塞)
2、右侧多发脑梗塞
//术前评估
医院神经外科陈旭东头颈血管团队反复研究讨论手术方案,是行内膜剥脱还是行介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指征明确,并且尽快手术;于年5月29日行右侧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术中应用测颈内动脉返流压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术中神经功能评估。
术中颈动脉暴露
白箭头指示狭窄部位
术后剥脱内膜斑块形状
//术后患者情况
神志清醒,左侧肢体肌力较前好转,手术切口无渗血。无并发症,头痛消失。
术后第二天复查头颈CTA+CTP:右侧颈内动脉血流通畅,右侧半球脑灌注较前显著改善。
目前患者恢复状态良好,已出院(术后七天)。
医院神经外科在叶碎林主任、田达主任、金一勤主任、张学磊主任、成力伟主任等各位主任领导下及全体医生护士团结一致努力奋斗下,自四月份完成一例烟雾病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目前是丽水市第一例独立完成的血管搭桥手术)后再次完成一项技术创新突破(医院首例独立开展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神经外科不断开展各种新技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感谢院领导的支持鼓励,感谢医学同道给于帮助与支持!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外科研究生。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急诊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转化医学微循环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专业技术: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烟雾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的诊断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瘤诊断与手术治疗(脑肿瘤切除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与手术治疗;神经功能性疾病(脑积水分流术)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学术成就:
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医学专著1部(副主编);获得中国专利2项,其中一项是目前研究项目,也是丽水市第一个药学国家发明专利;主持浙江省课题研究1项,市级课题研究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全国神经外科显微镜培训班最佳学员;获得浙江省神经外科颅内压竞赛二等奖。是杏仁医生、好大夫在线、丁香园网、39健康网专家库成员及开展在线工作室,可以在线咨询。
专家门诊:星期三下午(门诊)
神经外科住院部:
外科楼六楼:
外科楼十四楼:
陈旭东主任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