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诊断 >>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效果可能比单纯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效果可能比单纯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或脑梗死发作合并椎动脉狭窄≥50%的患者很有可能不久再次发生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支架植入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其临床效果。荷兰Utrecht大学医学中心的AnnetteCompter等研究者开展一项评估症状性椎动脉狭窄≥50%的患者施行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Ⅱ期临床试验,统计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事件发生率,为Ⅲ期临床试验的设计提供信息。结果发表于年4月《LancetNeurol》在线。

该项名为VAST的Ⅱ期临床试验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化情况对最终预后评估者设盲。在年1月22日至年4月8日期间,从荷兰7家医学中心选取颅内和颅外椎动脉狭窄≥50%、6个月内出现与狭窄相关的TIA或轻微脑梗死发作的患者。根据网络随机化系统,进行1:1随机分组。接受支架植入+最佳药物治疗患者为支架组;仅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包括抗栓药、他汀类药物和危险因素控制患者为药物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治疗开始30天内发生与血管事件相关的死亡、心肌梗死或任何部位脑梗死的严重不良事件(SAE)。次要终点为随访期间发生症状性椎动脉责任区域的脑卒中、随访期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以及随访第12月时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程度。

原计划纳入例患者,由于无法满足监管机构的进一步要求,入组患者到例后提前终止,最后支架组57例,药物组58例(图1)

图1.研究流程图。

发生主要终点严重不良事件患者支架组3例(5%,95%CI0-11),药物组1例(2%,95%CI0-5)。中位随访时间3年(IQR1.3-4.1)。随访期间支架组中7例(12%,95%CI6-24)发生责任区域脑卒中,药物组为4例(7%,95%CI2-17);随访期间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支架组11例(19%),药物组10例(17%)(表1、图2)。

表1.治疗30天内发生主要终点严重不良事件情况。

图2.Kaplan-Meier分析:随访期累计终点严重不良事件(A);累计责任血管脑卒中发生率(B)。

由于椎动脉细小,狭窄程度无法在CTA上进行评估。随访期完成时,支架组发生SAE患者占60%,其中脑卒中8%;药物组为56%,其中脑卒中7%。(表2)。

表2.随访期SAE的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VAST是目前唯一评估支架植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和外椎动脉狭窄≥50%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RCT研究。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30天围手术期与血管相关的并发症率为5%,而单纯药物治疗者3年累积复发责任血管卒中率为7%。由于复发卒中率较低,因此,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评估支架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但作者进一步分析指出,该VAST设计的患者入选条件存在不足,可能掩盖那些真正能从支架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因为在发病2周内卒中再发的风险最高,因此将研究对象限制在发病后更短时间内的患者,可能得出从支架治疗中获益的准确结果。

(医院月浓星曦编译,江苏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







































小儿斜颈你知道多少
新闻直击德翼航空坠机副驾驶疑似患眼疾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zlyy/2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