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的心内二科团队
山东省心血管病泰山学者岗位科室
医疗特色
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分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见快速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顽固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发作时轻的感心悸、胸闷、头昏;重的有黒蒙、晕厥甚至死亡。反复发作可引起心动过速型心肌病;而心房颤动可加重心衰、引发脑中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过去依赖抗心失常药,但不能断根或长期服用有药物不良反应。
射频消融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一种高频电磁波)引入心脏内,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以阻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而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其原理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病变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创伤小,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几乎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治疗这类心脏病患者的最好手段。我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目前,在心内二科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闫素华教授的带领下,我院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达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射频消融适应症有:
(1)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即显性和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房室间存在着先天性的“旁路”,导管射频把旁路“切断”,心动过速或预激波就永远不再发生了。
(2)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房室结形成所谓“双径路”,这样小电流在适宜条件下,会在两条径路形成的折返环中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把慢径消掉,只保留快径,这种心动过速就不会再犯。
(3)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是在心房里有一个大的环路(主要是右心房),微小电流在此环路上不停地转圈,心房可跳至次/分,而心室一般在次/分。导管射频可以破坏右房狭部造成环路的双向电流阻滞,从而根治房扑。
(4)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速是由于在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的“兴奋点”或者在心房内有小的折返运动。经电生理检查标测到异位“兴奋点”,或折返环的部位,进行消融就可得到根治。
(5)心房颤动(房颤):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科学家已认识到,房颤的触发是因为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上的“心肌袖”发放快速电冲动;另外,房颤持续与心房肌自身重构也有关。采用导管电极在环肺静脉口消融,形成大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或加上在心房内的某些线形消融,可以根治房颤。
(6)室性早搏:主要用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单源性的频发室早。常由位于一侧心室流出道的单个“兴奋灶”引起。标测到异位兴奋灶即刻消融,室早消失说明消融成功。
(7)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这种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的人群,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但心动过速犯得太频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其发生是由在心脏右或左心室流出道及左心室间隔上的一个“兴奋灶”快速发放微小电流,形成室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可找到“兴奋灶”所在地,把它消灭掉,室速就不能再发作了。
(8)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病人发作时常发生晕厥、抽搐,需紧急抢救。此种心动过速是微小电流在左、右束支及左、右心室之间转圈。导管电极找到右束支时,发放电流把它阻断,这个环路就断了,心动过速就不会发生了。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这一心动过速,但不能根治心脏病。消融不成功或室速有生命危险时,需植入埋藏式除颤器。
一般心律失常消融手术时间约为1小时。
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纤颤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作时表现为心房有效的一致性收缩被心房的不规则颤动所取代,房颤时心房跳动快而不规则,每分钟-次,心房的收缩功能消失,并导致心室率快而不规则,使心室充盈不足造成心输出量减少和心功能下降,故病人常有心悸、头晕或胸闷等症状,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房颤发作时常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再者,在房颤发作时,心房内血液流动缓慢使得心房内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时可引起周围动脉或肺动脉栓塞,特别是脑动脉栓塞,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高危患者房颤引起血栓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而需终身服用药物治疗,但往往仍不能完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射频消融治疗则能根治心房纤颤,彻底为心房纤颤病人解除病痛。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周围静脉将直径2.67mm的导管送入心房,在心房与肺静脉连接的部位发放高频电磁波即射频能量,延肺静脉开口消融一周,射频能量产生热量使周围组织温度升高,形成环形的瘢痕,将导致房颤的异常激动限制在肺静脉内,使之不能外传,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目前房颤治愈率可达60-90%,房颤治愈后其原有栓塞的风险即可降低到正常人的水平。
目前房颤射频消融的适应症已扩展至慢性房颤、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并也取得令人兴奋的效果!
常规房颤消融手术时间约为2小时。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症状轻者有胸闷、胸痛、憋气;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此病近年来有发病率增高及发病年轻化特点。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的心脏事件发生,需早诊断、早治疗。冠心病介入性诊断与治疗是在局麻的前提下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后,置动脉鞘,经鞘管进冠脉造影管到冠脉口,然后对冠脉行选择性造影以明确冠脉具体病变情况(狭窄及其严重程度或闭塞),对于严重狭窄或闭塞病变需要行介入治疗者,进指引导管、导丝、冠脉球囊,对病变部位进行扩张治疗,必要时植入冠脉支架,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我院拥有世界一流的心导管室及先进的DSA血管造影系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等设备。同时,经过几代嗯的不懈努力,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在复杂、危重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仍处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经桡动脉途径进行PCI应用日趋广泛,与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比较,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不需卧床,患者恢复更快,对股动脉或髂动脉狭窄、闭塞、过度迂曲或穿刺失败的患者尤为适宜。此项技术在心内二科已广泛开展,且成功率高。目前,心内二科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90%的操作是经过桡动脉途径。同时,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老年(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也逐年增加。研究表明,因冠心病致死的患者中年龄>65岁的老年人占80%,而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人,有50%以上将死于冠心病,即冠心病已成为老年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高龄老人的各脏器的功能都有所减退,而冠脉搭桥手术创伤大,通常不予考虑,介入手术就成为通过血运重建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的首选方法。心内二科采用介入方法治疗许多老年(含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为国家卫计委冠脉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之一。
一般冠脉造影手术时间为20-30分钟,如行支架植入时间约为1小时。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常用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所谓“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是指心室率缓慢致脑供血不足,可产生头昏、眩晕、黑蒙及晕厥(短暂意识丧失)等;全身供血不足可产生疲乏、体力活动耐量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表现。它是通过锁骨下静脉放置心房和/或心室电极,连接起搏器并将起搏器埋藏于锁骨下皮肤与胸大肌之间,以保证患者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或轻微影响的起搏治疗工具。随着起搏器技术及工艺的日益完善,起搏器的外形越来越小,电池寿命越来越长,功能越来越完善能满足绝大多数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手术时间1-2小时,术后7天可出院。
一般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时间为1小时。
心脏再同步治疗+自动除颤复律器(CRT-D)植入
左右心室间和心室内传导阻滞、QRS间期延长是CHF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心衰的加重,室内传导延迟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的矛盾运动。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可以使左右心室同步化,使双心室收缩及舒张恢复同步性,增加心室的收缩力和顺应性,恢复室间隔的机械同步,减少收缩期前的二尖瓣返流,最大限度地增加舒张期心室充盈时间,改善舒张功能,使心排血量增加,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从而解决了CHF患者药物治疗无效及心脏移植的限制。
CRT-D是目前治疗严重心力衰竭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新技术,是起搏器植入的最高端技术。我院心内二科近年来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双心室同步化起搏(三腔)、自动除颤复律器(单腔及双腔)植入术并取得成功,标志着我院在起搏治疗技术领域与全国发展同步。
除颤器及再同步起搏器治疗起搏器植入手术时间约为1-2小时。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分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瓦氏(Valsalva)窦动脉瘤破入右心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该病自然死亡率的关键。此技术通过右侧腹股沟动脉或静脉将封堵器准确放到心脏或血管内的缺损或异常通道部位。优点:①无需在胸背切口,不留疤痕;②治疗时无需体外循环;③出血少,不需输血;④介入治疗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⑤介入治疗成功率高达98%以上,术后并发症少。像外科手术一样,可起到根治效果。
一般封堵手术时间为1小时。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