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4月发表在《血管内治疗杂志》的一项小规模试点研究显示,对给予最佳药物治疗策略、有既往肾动脉支架置入史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术后1年疗效较好,无血管并发症。
研究人员在YvonneBausback博士(医院,德国莱比锡)的带领下,针对服用过3种或3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平均6.5种)、接受单侧或双侧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10例(6名女性;平均年龄70岁)诊室收缩压mmHg的患者进行研究。在年1月~年1月期间,使用Symplicity导管给予患者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
消融位于置入支架的肾动脉中的量少于无支架置入的肾动脉中的量,而且导管距离肾动脉支架远端边缘处5mm。总体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持续的血压下降
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平均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下降。动态血压也下降(表1)。
表1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对血压的影响
平均收缩/舒张压,mmHg
基线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诊室血压
.0/
84.2
.1/
82.2a
.3/
76.1b
.3/
75.5b
诊室血压降幅
–
-21.3/
-2.8
-25.5/
-8.1
-31.7/
-8.7
动态血压
.3/
73.2
–
.7/
70.1c
.0/
67.6c
aP.vs基线
bP.01vs基线
cP.05vs基线
1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诊室收缩压下降10mmHg以上,被认为是去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有效。
除非出现超低或低血压的症状,否则患者和医师不会改变降压方案。在6个月时,有3例患者服用的药物数量和剂量均与原来一致,其余的患者情况:
3位患者服用药物数量不变,药物改变
2位患者在原来药物基础上增加1种药物
1位患者在原来药物基础上减少2种药物
1位患者在原来药物基础上减少3种药物
任何患者的肾动脉、夹层或动脉瘤中未有支架内再狭窄或形态学发现。此外,平均肌酐、胱抑素C,或肾小球滤过率无变化。4例患者的尿中白蛋白/肌酐比值较他们的基线值减少15.8%~56.7%。在自体动脉中的肾动脉阻力指数变化得到改善(0.~0.;P0.04),而支架置入的肾动脉改变不明显(0.~0.71;P=0.18)。
结果表明联合治疗是有潜力的
据作者描述,由于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入选患者无效,其往往导致增加额外的降压药物这一局限性,而去肾交感神经消融术可能会填补这一空白。
他们写到,“我们的结果支持对肾动脉闭塞病变行血运重建,继而如果血压无下降,则行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这意味着对存在无可控制的高血压、有肾动脉血运重建史和发展为耐药性高血压的患者或可能更有效。”
此外,Bausback博士及其同事说到,“联合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和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用于治疗高度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在未来甚至是可行的。”
Bausback博士及其同事说,调查结果也表明,一旦肾动脉阻塞明显,肾脏的恢复能力可能受影响。“这表明即便肾动脉狭窄与临床不相关,交感神经消融术可能有助于抵消动脉粥样硬化下肾脏损害的后果。”
切勿良莠不分一起抛
伴随近期在美国心脏病学会/i2科学会议上公布的、且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SYMPLICITYHTN-3试验期待已久的6个月结果——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的诊室/门诊收缩压较假手术无变化,这一研究接踵而至。
在随文评论中,GiuseppeBiondi-Zoccai博士(SapienzaUniversity)及其同事建议,在未来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研究中应继续秉持“谨慎和建设性的态度”。
评论指出,“我们因此应谨记切勿良莠不分一起抛。SIMPLICITYHTN-3试验的失败并不是[经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理念的终结,但我们必须反思手术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转化。”
评论强调避免“过度使用”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的重要性,指出该手术不适用于所有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推荐。
SYMPLICITYHTN-3试验的联合首席研究员DeepakL.Bhatt博士、公共卫生硕士(BrighamandWomen’sHospital)在邮件中告诉TCTMD,尽管该研究很有意思,但对于确认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重度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角色,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目前论文中的子集——有肾动脉支架置入史的患者——将需要额外的研究。
Bhatt博士说,“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这个子集中显示的安全性是令人鼓舞的,但在包括随机和致盲的关键因素的临床试验中,其作为一个整体,尚需要验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