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堵塞后全身发黄是临床常见症状,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病情的来龙去脉。
人体内的红细胞,活了多天就会死亡,死亡后的红细胞就会释放一些成份,其中就有一种叫做:“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超过一定浓度会对人体有害,需要排出体外,但是间接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肝脏可以把间接胆红素变成直接胆红素(黄色),然后和其它一些物质形成胆汁,顺着胆道进入肠道后,和粪便一起排出来。所以为什么正常的大便是黄色的,就是因为有胆红素混在里面。
胆汁在胆道里是怎么排到肠道里的呢?如上图所示,胆汁分泌出来后,顺着胆道流出来,胆道和肠道有个阀门,叫做括约肌,平常情况下,括约肌是收缩关闭的,所以胆汁就流入胆囊里。正常胆汁除了胆红素外,还有帮助消化的胆盐、电解质等等,在吃饭的时候,括约肌就会舒张,阀门打开,同时胆囊收缩,胆汁就会顺着胆道进入肠道,帮助消化食物。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说肿瘤堵塞胆道,胆汁流不出来,胆汁淤积在胆道里,胆道就会扩张变粗,随着压力升高,胆红素逆流入血,患者就会表现为全身黄染,尤其以眼睛最为明显,大便也会变成灰白色,胆红素逐步升高后,就会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治疗肯定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是肿瘤引起堵塞,那切除肿瘤就能够恢复胆道通畅,但是很多时候,肿瘤并不能切除,而胆红素太高影响各个器官,患者无法耐受各种抗肿瘤药物,那怎么办?以前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但是现在对于介入医生来说,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介入医生可以在超声、CT或是DSA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用一根针直接穿到胆道里,然后通过针把一根细细的导丝送到胆道里。在导丝的帮助下,介入医生可以顺着导丝,送一根引流管到胆道里,引流管里有很多孔,胆汁可以进入引流管里。如上图所示,胆汁就可以顺着引流管流到体外,从而快速解决全身发黄的问题,这就是外引流。在胆红素下降后,医生就有机会对患者原发病灶进行进一步治疗,比如各种抗肿瘤措施,如果肿瘤缩小,胆道恢复通畅,就可以把引流管拔除。外引流虽然能够快速退黄,但是胆汁毕竟没有进入肠道,不利于食物的消化,所以,还有一种方式,叫做内外引流,可以实现胆汁又可以排到体外又可以排到肠道。怎么做到的呢?第一步,介入医生可以把导丝通过堵塞的地方,送到肠道里。同样的,医生再沿着导丝,把引流管送到送到肠道,这样就建立一个通道,既能够连接肠道又能够连接引流管。胆汁就可以顺着引流管,既往肠道里流,又可以往体外流,这样的好处是,既能快速退黄,又能让胆汁入肠道,帮助消化食物。如果胆道堵塞不能解决,比如有胆道肿瘤,治疗后并没有好转,胆道还是不通,可以选择放胆道支架,介入医生可以采用一样的步骤,用胆道支架把肿瘤撑开,胆汁就可以顺着支架流入肠道,从而不用带引流管了。上面只是介绍比较简单的情况,实际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肿瘤患者,堵塞的部位可能会比较复杂,比如在胆道分叉口,从一边放引流管只能引流一部分胆汁,还有另外一部分不能够引流到,所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再穿刺另一根胆道,放引流管进行引流。或者可以通过放置双支架或是Y形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医院介入科致力于肿瘤与血管治疗20年,秉承介入学科临床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融合来自肿瘤学,神经病学、外科学,介入放射学等学科的医生,学科通过融合细化,分为肿瘤综合、外周血管和脑血管病3个亚专业,现各亚专业均可完成本专业绝大多数介入手术,介入病房开放床位25张,医护人员12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期称7名。肿瘤综合亚专业
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栓塞,粒子植入,微波(射频)消融及介入联合免疫与靶向治疗,肝血管瘤,子宫肌瘤。肝囊肿、肾囊肿等良性病变的微创介入治疗,食道,胆道等消化道梗阻的介入治疗。外周血管亚专业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肾动脉狭窄、髂动脉、股动脉狭窄闭塞及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布卡综合征等动静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创伤性出血的介入治疗。脑血管病亚专业
颈(椎)动脉狭窄、脑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急性脑梗塞的溶栓和取栓及静脉窦血栓的介入治疗。垂询
—(医办)—(护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