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我们熟知的放支架就是最为经典的介入治疗方式,支架一旦植入体内,就会永远保留在血管中,虽然技术十分成熟也非常安全,但是仍然有大概是5-10%左右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那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怎么办呢?是否需要再次置入支架?
本期《省医南院·匠心卫你》
Doctor罗为您讲解
心脏支架后再狭窄,小小药物球囊解难题
↓↓↓↓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
罗建方
医院医院院长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FACC,FESC,FSCAI。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学组副组长,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主治心血管各种常见病及疑难病,擅长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周围血管(主动脉、颈动脉、肾动脉及髂动脉等)的介入治疗、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等及相关研究。
▲节目视频
科
普
支架内再狭窄是指支架内全程和(或)支架两端5mm节段内管腔丢失,导致管腔狭窄程度≥50%。临床定义为需要靶病变或靶血管血运重建的症状性再狭窄,表现为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
药物球囊主要由紫杉醇药物涂层和球囊导管组成,通过导丝将球囊扩张导管推送至病变处,扩张时球囊贴附于冠状动脉血管壁,并维持一段时间,携带的抗增生药物(紫杉醇药)充分、快速、均匀地传递到血管壁中,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药物释放时间仅需要30-60秒,待药物全部释放完毕,将球囊和导管撤出体外,人体内不留任何植入物,整个治疗过程简单、高效。
▲药物球囊
先使用球囊把支架内再狭窄的地方进行充分扩张,并且使用腔内影像学工具对支架内再狭窄进行充分的评估后,再使用切割球囊对狭窄的地方进行充分处理,然后再使用药物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的地方扩张并且释放药物。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示意图
药物球囊除了处理支架内再狭窄之外,还可以用来处理小血管病变和分叉病变,真正实现介入无植入,治疗后无任何外来异物遗留在体内,不影响血流模式,患者也可以更安心。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示意图
小结
#装支架并非一劳永逸
做好二级预防方可“安心”
1
●
规范药物治疗
2
●
严控血压血糖
3
●
健康生活方式
4
●
做好定期复查
想知道更多的科普咨询,敬请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