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症状 >> 静安人注意了人人都有的一个炒菜习惯,让

静安人注意了人人都有的一个炒菜习惯,让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炒,是家常菜最常见的烹饪方式之一。但是炒菜时的一个坏习惯,可能会毁掉你的心血管健康。

血管堵了99%,服用降压药,血压依旧高达mmHg以上,这件事就真实地发生在江苏一位七旬老人身上。

据《中国江苏网》报道,70多岁的王老汉近一个月来双腿乏力,走50米就腿疼,走不动路。

到医院检查,医生都大吃一惊:王老汉全身多处血管严重病变,颈动脉、肾动脉、髂动脉、腿动脉等主要血管均出现重度狭窄甚至闭塞,最严重的地方达到99%阻塞。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吃得过油!

为什么说几乎所有人都有这坏习惯?

这是有数据支撑的,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吃油量高达45—50克,相比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25—30克的标准,超出了一大截!

炒菜多点油,吃出一身病

中国有句俗话,“油多不坏菜”,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油放得多,菜还真的更美味一些。

但是这个美味是以糟蹋健康为代价的。

英国《每日邮报》曾综合大量研究指出,过量吃油会带来癌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关节炎、胆囊炎、痤疮等问题。

尤其当摄入饱和脂肪酸过多时,会使胆固醇增高,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甚至是下面这些不良反应!

1一年增重20斤

油脂的单位热量高,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

如果每人每天多吃进1茶匙(15克)油,一个月后体重就会增加-克,一年就会增加体重近10公斤。

2高血脂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任何一项过高,都被称为“高血脂症”。而吃油过量,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也会增多。

3脂肪肝

吃油多,血液过多的甘油三酯到了肝脏,逐渐储存起来,就会转变为脂肪,形成脂肪肝。

4高血压

吃油过多,长期血脂过高,甘油三酯囤积在血管很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导致高血压。

5糖尿病

多吃油会造成肥胖和血脂升高,增加糖尿病风险。肥胖的人细胞外周肥大,对胰岛素不敏感,不少2型糖尿病就是由过度肥胖导致。

6心脑血管疾病

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

脂肪酸过剩时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7让人上瘾

年4月21日,法国期刊TOPSANTE上刊登的来自比利时与法国的最新研究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油腻饮食会让人上瘾,让人难以自控地一直吃。

为健康,少吃点油

吃油过量不好,很多人索性滴油不沾,这样也不对,适量的油脂摄入对我们的视力、脑健康、心脑血管、各脏器是有益的。

如何控制用油、健康用油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1使用带刻度的油壶

利用工具,放油就不会凭感觉了。有些油壶按照人数标注了使用量(例如2人份/50克、3人份/75克)。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的25克油,如果用家中喝汤的白瓷勺来量,就是两勺半。

2肉类先腌会儿再炒

可以通过提前腌制食材达到提香、入味的效果,这样炒菜时即使放很少油也会很香。

蒸炖肉类时,放点香菇、蘑菇增鲜,烤鱼前放点孜然、小茴香、花椒粉等,即便少放一半油,味道一样香。

3吸油菜先蒸或干炒

茄子等非常吸油的菜,为了避免“吃”油过多,可以在做烧茄子前先蒸一下;或在炒茄子时,先不放油,用小火干炒一下,等茄子中的水分被炒掉,茄肉变软后,再用油烧制。

4凉拌菜后放油

凉拌菜最后放一勺香油或橄榄油,然后马上食用。这样油的香气可以有效散发出来,食物还没有来得及吸收油脂,摄入的油脂自然也就少了。

5装盘前不妨先控油

炒好的菜先不要急于出锅装盘,把锅斜放两三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再装盘。

青椒、豆角、荸荠、莴笋之类的蔬菜吸油较少,用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食物浸泡在油中,在不知不觉摄入很多油脂。

6煲汤后记得去油脂

鸡、排骨、牛腩、骨头等炖煮后都会出油,做好后把上面的油脂撇出来。这样就能在喝汤时减少不少油脂的摄入。

7把过油材料改为焯水

制作肉片时,可用水焯法,用沸水把材料快速烫熟,一般肉片变色捞出即可。

因为肉类本身富含脂肪,只要加热迅速,就能做出口感柔嫩的肉片。

炒菜时,等其他原料半熟时,再把肉片放进去,一样很香,不影响味道,口感还会清爽很多。

炒菜多放油的习惯一定要改过来,等到血管堵塞99%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可能你还想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zz/12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