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血管外科应该称之为peripheralvascularsurgery(周围血管外科)。它是负责全身除心脏以外循环系统各处血管发生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动脉瘤或夹层等动脉扩张疾病,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以及各种血管畸形,还包括可通过血管介入手段治疗的疾病等。如果您出现了以下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排查是否存在血管疾病。
肢体凉、麻、痛
包括肢体畏寒怕冷,麻木不适,以及肢体活动后疼痛,肢体活动后疼痛医学上也称之为“间歇性跛行”,即指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的肢体肌肉部位酸胀疼痛,站立休息一会可缓解继续行走,再行走一段距离后又重复出现疼痛症状,此外,如果不活动即出现明显疼痛,甚至影响夜间休息,可能提示疾病发展严重,上述症状提示您可能出现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发展至截肢,需及时就医血管外科。
肢体肿胀
尤其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减轻,下午加重的肢体水肿,或各种突发的肢体肿胀,要小心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就诊。深静脉血栓形成大多发生在下肢。临床表现常常为单侧(左侧多见)下肢的肿胀、疼痛等。长时坐位、长途飞行、外科大手术、肿瘤、长期卧床、创伤等,都是造成静脉血栓的因素。静脉血栓(尤其是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包括:肺栓塞、血栓后遗症、股青肿等。
肢体或足趾破溃:如果既往合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为意外受伤出现肢体或足趾破溃,且经过1-2周也无法愈合,也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现,要及时就医血管外科,否则破溃会继续扩大,甚至威胁肢体甚至生命。
脉搏减弱消失
健康人可在腕部或脚面触及明显动脉搏动,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狭窄或堵塞,需及时就医。
搏动性肿物
颈部、肢体或腹部摸到搏动性肿物,搏动频率与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瘤,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破裂危及生命。
发现“动脉斑块”
体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血管“斑块”,小小的斑块脱落,就可能造成器官梗塞,切莫轻视。
“小中风”与“中风”
突发眼睛视物不清、上肢或下肢活动障碍、失语、口脚歪斜等症状,可自行恢复,称为“小中风”,往往是“中风”——脑梗死的前兆和危险信号,无论“小中风”或“中风”,都要看血管外科除外颈动脉、椎动脉或脑血管病变。
静脉曲张
肢体青筋暴露,甚至瘙痒、发黑、破溃、静脉炎症等。
急性胸背部疼痛
急性胸背部疼痛可能为夹层导致,发病突然,危险度高,病变常迅速向近端扩展导致心包填塞而致患者死亡,或向远端延伸阻塞主动脉的分支血管出现相应部位缺血,其中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24小时死亡率>35%,超过一半的患者在48小时内死亡,30天死亡率>95%。因此,尽早处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家族性胸主动脉瘤/夹层单一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一经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
当您胸痛由肩背-胸背-腰腹-下肢转变时,且合并胸片纵隔增宽+化验检查D-二聚体升高,建议尽早血管外科就诊,急诊完善胸主动脉CTA。明确是否存在主动脉夹层。
遇到这些情况,您不一定要来血管外科患者往往很难区别有些症状到底该去什么科室就诊,有时需要医生协助判断,如果您区分不清,都可以请血管外科医生帮助鉴别,但有些疾病不一定要看血管外科,以免延误诊治。
免疫性血管炎:有些血管炎累及小血管,是免疫疾病在微循环系统的一种表现,建议您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当然有些血管炎如大动脉炎,累及大血管,需手术治疗时仍应就诊血管外科。
特殊部位血管瘤:如颅内或脊髓血管瘤、肝脏血管瘤、椎体内血管瘤,建议您到相应科室如神经外科、肝脏外科或骨科就诊。
血管外科介绍
广州医院是广东省极少数设有血医院之一,血管外科拥有床位48张,是广东省拥有床位最多的血管外科专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血管疾病诊疗常规,拥有一支生机勃勃的专业化队伍,并配备专业的伤口治疗师,患者遍及全国及港澳地区。血管外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伤口治疗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为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8个,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项,发表论文余篇。在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林少芒教授的带领下,血管外科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技术力量,已成为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创办并连续主办四届广州医科大学血管论坛,与国内外保持学术交流,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专家介绍
林少芒教授
学科带头人,血管外科主任,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国际静脉联盟(IUP)中国静脉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动脉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微创硬化治疗技术》临床推广项目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国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要擅长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各种血管瘤、脉管炎、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下肢溃疡、血管畸形等动静脉疾病的诊治。主持5项省部级课题,获广州市、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近年来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有关论文30多篇,在省内率先开展微创血管外科技术和血管杂交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三下午,星期五下午
张智辉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入选广东省第六批“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柏根教授、张皓教授及王深明教授、李晓曦教授,进行血管外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和血栓及血管重塑方面研究。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兢兢业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获得患者好评,医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现担任血管外科治疗组组长,每年主刀手术余台,多次应邀院外会诊,到过40医院开展手术演示或危重病人抢救。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与腔内微创治疗,近年来开展各种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并采用了开放手术、腔内介入技术及杂交手术方法来处理各种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的相关并发症。《微创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应用的临床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广东省血管外科界率先开展及推广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承担医疗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负责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获得广州医科大学优秀授课教师和教学成果奖。每年协助完成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血管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联合广医院的血管外科同行,举办“广州医科大学血管论坛”学术会议。在全国性血管外科大会上专题演讲。主持省市级课题4项,参与血管外科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得国家专利1项。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下午
萧剑彬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王深明教授。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血管外科课题,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独立完成外周血管介入手术超过0例,对高难度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经常应邀到粤东、医院会诊帮扶开展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擅长血管外科疾病腔内微创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包括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脉管炎、血管瘤等。
专科门诊时间:星期四下午
临床特色
1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与开放治疗我科常规开展腔内修复和开放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特别是在复杂类型主动脉夹层和特殊型腹主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方面,勇于挑战手术禁区完成高难度腔内治疗一百多例,诊治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Trivex微创刨吸技术治疗静脉曲张血管外科在全国率先开展TriVex微创刨吸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我国南方地区TriVex微创刨吸手术的培训基地,目前已经治疗此类患者超过0多例,该疗法创伤少,微小切口,住院时间短,美观疗效好,与传统手术的满腿疤痕、易复发比较,微创刨吸技术使静脉曲张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吸引了来自我国南方地区、港澳台地区大量患者。
3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体表血管瘤血管外科在省内率先开展泡沫硬化剂治疗血管病,目前是硬化剂治疗培训基地,泡沫硬化剂是近年开始在血管疾病应用的无创治疗方法,特别适合静脉曲张和各种体表血管瘤,治疗方医院广泛开展应用,我院是广东省最早开展泡医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导管接触溶栓及机械吸栓治疗深静脉血栓的腔内治疗是血管外科在血管病诊治方面的另外一大特色,个体化治疗使不同时期的DVT患者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导管接触溶栓及机械吸栓治疗,我科在10余年的DVT治疗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清栓方法,同时处理隐匿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使DVT的治疗规范、安全,复发率低,也减少了静脉血栓后遗症(PTS)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SO)是以难治,截肢率高著称,我科已完成0多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腔内治疗,根据不同病变采用腔内介入、手术搭桥、杂交等不同方式对患者采用度身定做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保肢率。依靠血管外科医生既能用手术刀、又能用导管、导丝腔内介入的技术的优势,采用最合理、最合算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血液透析通路(自体与人工血管)的建立及维护血液透析通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血管外科开展前臂低位、中位、高位动静脉瘘术、上臂高位造瘘、人工血管造瘘等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国内率先开展前臂交通静脉造瘘技术,远期通畅率高。在广东省率先采用腔内介入、开放手术、及杂交手术处理各种动—-静脉通路狭窄或再闭塞,为广大透析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7其他血管外科疾病如内脏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脉栓塞、动静脉瘘、血管瘤、K-T综合征、糖尿病足等血管相关疑难疾病的药物、伤口处理、开放手术、腔内治疗等都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来源:《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