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症状 >> 厉害了介入支架原来是他发明的李老爷子说

厉害了介入支架原来是他发明的李老爷子说

 

李麟荪教授以讲故事的方式,推送介入医学知识的科普宣传,反思介入历程发展的风风雨雨,探讨介入技术探索创新的成败得失……今天是第7讲。

作者

李麟荪

来源

微介入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是永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Dotter想到别人不接受他的方法总是有原因的,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方法也还是有缺点的,譬如,同轴导管太粗,操作困难,对血管壁有一定的损伤;尤其是从血管外插到血管里面时,在血管壁造成的破口太大。于是他想用乳胶做一个球囊,绑在—根细导管上,这样就比同轴导管细很多,可以通过很小的切口放进血管里去。球囊进到了血管的狭窄处再打开,将狭窄处的血管撑大,待把血管撑开后,再把球囊收缩到原来大小,然后退出球囊导管,这样不但对血管壁的损伤很小,还能把血管扩张得更大,就像图1。图1的上图表示血管中段有粥样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中图为放进去的球囊导管,下图为扩张后的血管,见血管已扩张。

图1.a.血管腔b.粥样硬化斑块

c.球囊d.扩张后的血管腔

虽然Dotter的这个想法非常好,问题是乳胶做的球囊有一特性,他的顺应性很好。而材料学上的顺应性并不是顺应我们需要的,而是顺应他所处的环境。当你用力充胀球囊时,因为狭窄处的血管很硬,球囊不会把狭窄撑开,相反,却在狭窄的二侧可能胀得很大,因为,狭窄二侧的血管是正常的。这样,正常的部位可能被撑大了,而狭窄处却完全没有撑开。图上见血管狭窄,下为球囊扩张图。虽然狭窄似被扩张,但球囊二端已明显扩张。当缩小球囊时,被推压斑块可能回复原状。

为此,Dotter在球囊外编织了一个线网,用来限制乳胶球囊的过度扩张,这就是上文提到的“编织网强化的乳胶球囊扩张导管(见图3)”。问题是这种有网的扩张导管表面很粗糙,在血管内可能会有血液凝固而形成血块(医学上称血栓),一旦血栓脱落会把远端的小血管堵塞,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所以他虽然在论文中讨论了这一导管,却并没有使用过。

图3.编织网强化的乳胶球囊扩张导管

上下图是扩张前与扩张时的状态

年Porstmann开发了一种与Dotter编织罩相似的导管。他把这种装置叫做“korsett球囊”。年,Dotter对Porstmann的束缚球囊导管进行了改造,发明了他自己的束缚式球囊导管。与Porstmann装置一样,Dotter在导管外套一个塑料硬管,管的四周作些纵向切口,硬管套在球囊导管外面,把硬管上切开的裂缝对准球囊处(如右图)。当球囊膨胀吋,狭缝打开,形成一个保护笼。Dotter报道说,在荧光透视下,向球囊注入0.05至1.0ml的稀释造影剂后,束缚式球囊段的直径能从3.0mm增加到9.3mm。球囊随后扩张,在血管的狭窄处反复上下移动,可以扩张血管”。他用这一导管连续做了48例髂动脉狭窄的扩張术,并于年在杂志上作了报道,根据最长6年的随访判断,这一球囊导管能快速扩大血管内腔,缓解狭窄。可以取得与外科重建术(这是外科的治疗方法,把狭窄的血管切除,用自身的静脉缝在切除处,让血流重建)同样的效果,且无风险,无疼痛,能短期康复”。成功率高于90%,没有一例因手术而死亡。

图4.上为籠式球囊扩张导管扩张前状态

下为与扩张时的状态

年他把所有这类病例作了观察,他指出在合适的病例与有经验的医师手中,用同轴导管或球囊导管开通狭窄血管的近期效果可以达到80%~90%,虽然其中1/5的病人仍会再在原狭窄处复发,需要再次扩张或外科手术,但对大多数病人来说是可行的。

早在年他发明了经皮“移植物”植入术。他用5只狗做研究,从左侧颈动脉插入将1~10mm长和1-3mm直径的塑料管(因为这管子将移植在这里,所以叫移植物),放到腦动脉或股动脉里,用来评估塑料移植物能否代替这一段血管。他试用了4种材料做移植物,所有的狗在约一天内出现了血管闭塞。接着,Dotter大胆尝试用金属丝弯曲成螺旋状弹簧圈,做成1到10cm长的移植物,有些是裸的,有些表面涂上桂酮,代替塑料管再做试验。结果发现虽然部分出现闭塞,部分却保持通畅达二年半。他把它叫做经皮移植物(就是以后我们称之为支架移植物)。

从图5可见:上图为先在血管内插入导丝与导管;中图可见顺着导丝前端放一弹簧状金属圈,在金属圈后面是导管,用导管推着金属圈进入血管的狭窄处,右图下示退出导管与导丝,将金属支架移植物留在血管的狭窄处。

图5.经皮金属血管移植物置入方法

接着,他就对扩张后再复发狭窄的问题又开始研究,Dotter这个方法并不实用,但他证实了把金属做成弹簧状管子,是可以撑开狭窄的血管,并保持其通畅达一定时间的。于是,年他报道了用快速扩张镍钛合金线圈(图6)在狗股动脉上试验的研究。他称它为stent,中文翻译成支架。

图6.扩张前后的镍钛合金线圈支架

虽然Dotter这个方法仍不实用(笔者估计是这种形状在外力很强时,它会向一边倾倒,失去支撑作用)。但是他的创新思维始终引导着人们去思考、去改良。后来,果然经过很多科学家的不断改进,生产出各种支架与支架移植物,并得到广泛应用。

晚年时,他又急切地想发明一种去除血栓的导管。他把它称作“圣杯”,这是个可扩张的尖漏斗导管。他卧病在床的那一年,他向北美放射学会会议提交了一篇这个项目方案的论文,图7是北美放射学会会议安排的Dotter发言时刻表。可惜我们再也无法听到了。

图7

Dotter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由于他是经典的非直线思考者,他的研究思维超越了时代,他的理论与想法往往没有被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虽然他后来被推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但并未被评上,这对他来说应该是非常遗憾的事,笔者认为这对人类也是非常遗憾的事,因为这是人类的第三医学,这是伟大的创举,造福于人类,他是创始人,不仅是他的思维,即便是他的一些具体方法现在仍在应用,或者说现在第三医学的许多方法还是他创造的。敬于他对第三医学的贡献,他仍被医学界尊称为:“ThefatherofInterventiomalRadiology”

“介入之父”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往期“李老爷子说”回顾:

李麟荪教授:第三医学是什么?

李老爷子说

放射学这么牛,你知道吗?

李老爷子说

为什么血管造影不从颈部与大腿根部注入?

李老爷子说

造影导管如何准确插进血管?

李老爷子说

史上第一例介入手术,大写的牛!

李老爷子说

放射科医生以这一技术引领了新时代的开始

李老爷子说

内容转载自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zz/8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