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年增8.7%的速度攀升。其中超过五分之一患者的“病因”,起源于颈动脉系统的狭窄。
“然而,这个目前通过体检就可以早期发现、利用外科干预就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因此获益的人群却始终不在多数。”余波、张勤奕、佟志勇三位教授一开口,便显得有些许焦虑。
50岁以上人群体检最好增加颈动脉彩超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应该了解中老年人,有抽烟史,既往患有脑梗或高血压、高血脂、房颤或全身其他血管粥样硬化疾病者,都是颈动脉狭窄病变的高危人群;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越高,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越高;“颈动脉外科干预”是预防脑卒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有条件,50岁以上者的人群最好能在体检时增加颈动脉彩超的项目,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这是专家们最简洁明了的建议。
颈动脉硬化形成小斑块脱落漂浮堵住小血管造成中风医院院长余波教授是一名血管外科专家。他同时的另有一个“头衔”,是国家脑卒中预防委员会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关于“颈动脉狭窄”与“中风”,余波有一个明细的表述:位于颈部两侧颈动脉是大脑的主要供血来源。当颈动脉发生硬化,会形成许多小斑块导致血管腔变小。这些斑块一旦脱落,则会形成像漂浮物一样的血栓,它们从大血管“漂流”向小血管,直到堵住而造成缺血性中风。早期的动脉硬化只需药物治疗,减慢斑块的形成即可有效预防中风。若斑块继续长大,导致血管狭窄,即使规范使用药物,也为时已晚,此时需要通过外科手段干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5%的,一年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为10.5%;五年内的可能性,则可高达30%~75%。放支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均能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专家眼中不可或缺的外科干预手段,通俗地讲,一种是“放个支架”,另一种是“开个小刀”。“我们现在完全有机会、有办法,让患者已有狭窄的颈动脉重新畅通,将脑卒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支架”一词随着心肌梗塞患者愈来愈多成功获救的案例,正为愈来愈多的市民百姓所耳熟能详。而颈动脉狭窄,也是可以通过微创放支架的方法,为患者重筑新通道。而且因为操作相对简单,近年来我国临床推进速度比较快。上文提及一年全国1.5万例颈动脉外科干预治疗中,1.2万例即为“支架”手术。“事实上,起步更早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在近期安全性以及总费用、术后用药等方面,也具备有自己的优势。”张勤奕教授以自己临床所在中心为例,说明这一种“只切2-3厘米口子”“只需数十分钟”的颈部小手术,能够为绝大部分患者解决问题。“在北美,每年约有2万名病人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首次脑梗塞后患者采用这一治疗,脑卒中的1年复发率可由5%~20%降至2%。”张教授补充说。
来源:新民晚报
长按兰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