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并发症,有40%~50%的CKD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血管钙化在导致CKD患者的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起关键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显示,血管钙化与CKD患者的总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因此正确评估CKD患者的血管钙化对CKD患者的心血管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CKD患者普遍存在血管钙化
大量针对CKD人群的研究表明,冠脉钙化普遍存在于CKD人群。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群相比,CKD人群有更严重的血管钙化。血管钙化在CKD人群中的患病情况依照血管钙化评估方法的不同而变化。上世纪50年代,在透析未广泛开展之前,尸检报告发现,62%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有血管钙化。上世纪60~70年代的尸检报告称,CKD透析患者中血管钙化发生率为79%,而CKD非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发生率为44%。针对例儿童尿毒症患者的尸检报告发现,24%的患者有血管钙化,10%的患者存在冠脉钙化。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30%~50%的CKD患者合并血管钙化。
Goldsmith采用X线检查发现,开始透析的CKD患者中有39%存在血管钙化,经过16年透析后该比例升至92%。近年来,随着电子束CT和多层螺旋CT的使用,临床上能更准确、有效地评估血管钙化。近期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80%~%存在血管钙化。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冠脉钙化发生率为87.55%~92%,20%~47%的患者存在心脏瓣膜钙化。血管钙化与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和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
目前,血管钙化被认为是强有力的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风险的预测因素。许多CKD患者在发生心血管事件之前即存在广泛的血管钙化,CKD患者的血管钙化和心脏瓣膜钙化较普通人群进展更快、更严重。较多的临床研究发现,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透析龄、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脉压增高、高磷血症、高钙血症等。在包含有例患者、随访10年的Meta分析显示,血管钙化患者的总死亡风险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是无钙化患者的3~4倍。对CKD人群的研究也同样显示,血管钙化增加总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血管钙化评估方法涉及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测
01病理学检测:可靠,但标本获取困难应用血管样本进行组织学检测血管钙化是最可靠的方法,组织学标本来源于内瘘手术或肾移植手术。GeorgS等从30例接受肾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髂动脉获得血管标本,经病理学VonKossa染色发现,53%的血管中存在钙化,未发现内膜钙化。其中19例患者做了骨盆平片评估血管钙化,11例VonKossa染色阳性中的8例患者显示平片阳性,而8例VonKossa染色阴性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骨盆平片显示阳性。但组织学检查方法因获取标本困难,在常规临床实践中难以实施。它不像X线片那样可显示血管钙化并对之进行量化分析。
02X线片:对中重度钙化敏感性高,射线暴露少,价钱低廉X线片可用于检测血管和血管外的钙化,费用低廉和较少放射线暴露是其最大的优点。可以选择腹部、骨盆、手部和脚部的X线片用于钙化评估。Adragao等人采用骨盆平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股动脉和髂动脉钙化发生率约为60%,并利用X线片结果对钙化进行半定量评分发现,3分以上钙化评分与冠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以及血管病变相关,3分以上动脉钙化患者的心血管病死率增加近4倍,外周血管病死率增加9.1倍。脊柱侧腹位X线片倍受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