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医院放射科张高尚
“介入放射学”是来自英文“InterventionalRadiology”的直译简称。它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诊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这么解释,可能大家还是不能理解,我把介入技术特点总结为三个字“高、精、尖”。怎么个“高、精、尖”法呢?“高”是指介入手术需要动辄百千万的高档影像学设备的辅助和引导。那么“精”呢?“精”是指介入手术是有“精确引导”的“精准”手术,因为精确打击,所以对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影响是最小的。例如经皮穿刺肿瘤消融就是把消融针精准插入各部位的肿瘤中心,不用开刀照样彻底清除肿瘤。那么“尖”是什么意思呢?“尖”是指介入手术创伤非常小,手术多是通过“针尖”大小的穿刺口进入体内,有些手术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口腔、鼻孔等)进入人体内,没有任何的创伤。
那么介入治疗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目前介入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学、外科学并列的临床第三学科。它的诊治范围几乎涵盖了从头到脚的所有疾病。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而目前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介入:主要用于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等引起珠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塞的神经血管性疾病的治疗,颈动脉狭窄及脑动脉瘤栓塞医院开展,目前广泛开展的介入取栓治疗可以让早期发现的脑血栓患者迅速得到完全康复,不遗留任何残疾。
图1CT示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图2DSA示左后交通动脉瘤。
图3微弹簧圈栓塞术中。
图4微弹簧圈栓塞后,造影剂已无法进入动脉瘤。
图1DS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塞。
图2取出栓子后造影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已复通。
图3支架内取出的栓子。
心脏介入: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率失常等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可以通过冠状动脉球囊或支架成形等技术让心肌梗塞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迅速挽救患者的生命。
图1、2、3右侧冠状动脉近端梗塞,球囊+支架成形术
图1、2房颤病人射频消融术。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动脉瘤及髂动脉瘤、血管狭窄和闭塞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动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控制出血(急慢性创伤、产后、炎症、静脉曲张等)、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的栓塞治疗、预防肺栓塞的下腔静脉滤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技术、各种血管造影诊断、静脉取血诊断等等。
图1、2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术。
肿瘤介入:肿瘤介入是目前介入治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颠覆了以前手术、放化疗等破坏性的治疗方式,做到了肿瘤的精准、高效治疗。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对于肝肺肾等实质器官的3-5cm以下的肿瘤,完全可以达到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而避免了开刀带来的一系列创伤和艰难的术后恢复。同时对肿瘤引起的各种出血、梗阻、感染,包括黄疸、食管堵塞、气道堵塞、胃肠道梗阻、血栓、脓肿等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技术轻松搞定。
图1、2、3原发性肝癌TACE术。
妇产疾病介入:不仅可以治疗产后大出血保住产妇的生命和子宫,还可以治疗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子宫肌瘤、腺肌症等疾病。另外,输卵管再通也为不孕症患者重新点燃希望。
非血管介入技术包括各种经皮穿刺活检术、各种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术(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胆道等狭窄的扩张和支架)、实体瘤局部灭能术(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射频消融术)、囊肿脓肿引流术、造瘘术(胃、膀胱等)、胆道结石和肾结石微创取石术、骨转移或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慢性疼痛等。
还有无法分类到以上的各种介入技术,如甲状腺结节介入消融,无痕祛除甲状腺结节;痔疮栓塞,让有痔之士去除难言之隐等等。
图1、2、3多发性骨髓瘤所致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
图1、2颈椎4椎体动脉瘤样囊肿硬化剂治疗术。
图1、2MRI示腰椎1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
图3、4、5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
图1、2、3C臂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术。
图1、2、3C臂CT引导下肺肿物经皮穿刺活检术。
医生简介
张高尚主任医师,现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年毕业于河婆中学,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从事影像诊断专业及介入放射专业二十多年,尤其熟练掌握各种介入诊疗工作,特别是对肿瘤介入、非血管介入如经皮穿刺活检术、经皮穿刺肿瘤消融术、椎体成形术有较高的水平。
点击文末蓝字“阅读原文”进入查询《各地区揭西河中校友医生值班动态表》
谢谢支持原创作品!
赞赏
人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