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座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健康
1、何谓动脉硬化闭塞症?
周围血管病是除心脏(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颅内血管)之外的血管产生的疾病。包括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淋巴系统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性病变致使动脉的慢性退行性增生,最后致使动脉产生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的血流减少,引发相应脏器或肢体供血不足等症状。
本病可以产生在人体的任何动脉,常见于:下肢的髂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及膝下胫腓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基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
1、中医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属于祖国医学“脱疽病”、“脉痹病”范畴,通俗的讲:“血管堵了””腿脚坏了”。
《灵枢?痈疽篇》示: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也。
《诸病源候论?虚劳四肢逆冷侯》: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遂冷也。
《圣济总录》: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凝涩不行,则皮毛萎悴,肌肉萎悴,肌肉痹。
《外科正宗》: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美味高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
2、动脉硬化闭塞症流行病学调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生于45以上,男女比例约为6:1,发病率约1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20%左右。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迅速升高,周围血管病专科已成为热门专业。
3、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发相干因素
(1)吸烟。与长时间大量吸烟有关。
(2)肥胖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血压。造成动脉分叉处血管内皮损伤。
(4)糖尿病。加速动脉硬化闭塞的进程,同时有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使病情更复杂。
(5)其他。饮食习惯、精神紧张、遗传因素等。
2、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表现及分期
(1)第一期
轻微主诉期:患肢皮温下降、怕冷,或轻度麻痹,活动后易疲劳,色泽较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ABI小于0.9。
(2)第二期(局部缺血)
间歇性跛行期:小腿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
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继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减缓可继续行走,一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现。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应疾病缺血的严重程度。
(3)第三期(营养障碍)
静息痛期:疼痛剧烈且为持续性,夜间愈甚,迫使病人屈膝护足而坐,或展转不安。
足背动脉波动消失。
(4)第四期
组织坏死期:产生肢体溃疡和坏疽。ABI小于0.4。
imgborder=0hspace=0alt=src=
降糖:HblAc<7
2、药物医治
药物医治主要针对早、中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或没法耐受手术的患者。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医治动脉硬化本身,没法使病变动脉恢复成正常血管,临床上所用的药物均是扩大血管,改良侧支循环;或下降血黏度,改良血流动力学;或仅仅是对症医治,减缓患者疼痛。
医治原则:下降血液黏度,抑制凝血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减缓血管痉挛,增进侧枝构成,疏通微循环改良血流量。
经常使用药物:阿司匹林(可使下肢缺血率下降20%-30%);潘生丁;氯吡格雷(美国FDA推荐); 西洛他唑(TASC推荐);
代表药物
西洛他唑(国内商品名培达):此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优越的抗血栓效果;可增加下肢血流量,改良周围血液循环动态;改良慢性动脉闭塞症引发的溃疡、疼痛、冷感等缺血症状。西洛他唑和其同类药物运用双盲法进行医治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视察,研究表明西洛他唑一天2次(1次50-mg)投药便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
3、参与医治
(1)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是采取导管技术,在X线透视定位下,将球囊导管放置于动脉病变段,扩大球囊使血管再通。PTA几近可用于全身各大、中型动脉,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中,主要用于①病变长度≤5cm的主、髂动脉,②病变长度≤2cm的股、腘动脉。
(2)血管内支架植入术(Stent):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TA可致使血管夹层撕裂和弹性回缩,而支架植入通过挤压斑块和压迫管壁,克服了PTA的两个主要缺点,是一种新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医治手段。
(3)血管腔内硬化斑块旋切术(PAC):利用高速旋转装置将粥样斑块研磨成极细小的微粒,被粉碎的粥样斑块碎屑及微粒粒可被状内皮系统吞噬,不致引发远端血管梗塞。
(4)其他:腔内激光消融术;腔内超声消融术
4、手术医治
用手术方法重建下肢血供,是挽救濒危肢体的切实有效的医治手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跛行患者,静息痛患者及下肢溃疡、坏疽的患者,应斟酌手术。手术以动脉旁路手术为首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综合判断手术效果及风险。
动脉转流术:对TASC分级C、D级病变,应以手术医治为主。
适应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缺血性溃疡和坏疽。
禁忌症:动脉远端无血管重建的流出道、缺血肢体广泛坏死、患肢严重感染、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情况差和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难以耐受手术。
5、中医中药医治
(1)中医药医治的意义:对早中期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有效地改良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增进侧枝循环建立,改良肢体血供。同时下降血粘度、避免血栓形成。
对重度或后期动脉硬化闭塞症,在采取动脉转流手术或动脉腔内成形,支架植入术后,积极采取中医药医治,有效避免血栓形成,内膜增生,预防支架置入后内膜增生狭窄。
(2)中医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发的认识:血液:“《内经》曰:中焦受气,取之变化为赤,是为血。”“血主濡之”说明血液是由饮食物经去糟粕、取精华化生而成,以此滋养全身组织。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推拿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循环:心主血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
构成缘由:脱疽的产生主要由于年老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加以外受寒冻,寒湿之邪入侵而病发。脾气不健,化生不足,气血亏虚,气阴两伤,内不能充养脏腑,外不能充养四肢。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复受寒湿之邪,则气血呆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坏死脱落。总之,本病的产生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侵为标,血凝滞、经脉阻塞为其主要病机。
辨证分型:寒湿阻络证、血脉瘀阻证、热毒伤阴证、湿热毒盛证、气血两虚证。
(3)医治原则及方法:温补脾肾、祛寒化湿、活血通络。主要医治方法:中药内服(辨证施治)、中药外洗、中药外敷、中医理疗、中药内服。
自拟处方:芪黄疽愈方
中医理疗:肢体循环驱动医治仪、腿浴医治器、足疗仪、磁振热医治仪。
6、预防调护
1、戒烟:吸烟患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机会较不吸烟者高出9倍。烟草中的化学成分有多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对机体有害,是造成及加重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戒烟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重要的医治措施。Quick等发现间歇性跛行的戒烟患者与不戒烟患者相比,ABI和间跛距离均有明显改良,而且间跛距离很快就有延长。动脉旁路手术的患者吸烟与否也影响旁路血管的长时间通畅率。其他还发现,戒烟使残肢发生率大为减少。
吸烟危害:吸烟可能增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发展;吸烟与大血管并发症相干;吸烟与微血管并发症相干。
2、步行锻炼:通常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因间跛使他们不愿运动,更有患者认为运动后下肢肌肉疼痛是组织伤害的一种表现,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减少运动。
大量研究显示步行锻炼能促使侧支循环开放,提高缺血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从而改良症状。步行锻炼可使间跛距离延长,临床上也发现很多患者不用药,仅依托长时间坚持不懈的锻炼,使症状得以控制乃至改良。长时间久坐的人容易患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步行锻炼不但可以预防,同时能医治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3、患肢锻炼:以利促使侧支循环建立。如Buerger运动法:先平卧抬高患肢45°以上,保持1~2分钟,再在床边下垂2~3分钟.然后放置水平位2分钟.并作足部旋转、伸屈活动,反复活动20分钟,每天数次。
患肢护理:尽可能避免交叉腿、盘腿、“跷二郎腿”、膝下垫枕、抬高患肢、长时间采取座位等,患肢避免过热过冷刺激,避免足部碰撞,压伤。
4、饮食调理:饮食宜平淡,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食品,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多吃易消化、有营养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鲜鱼、牛奶、鸡蛋白、藻类、菇类、茶等。忌食辛辣,不宜食虾、蟹、鲤鱼等“发物”。
特别推荐多吃:(1)大蒜:每顿饭吃3瓣以上大蒜,可有效避免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产生。)(2)鲜青椒:鲜青椒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辣椒素,有助于避免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常吃鲜辣椒的人很少患脑血栓病和冠心病。(3)香蕉:香蕉含有丰富的钾,钾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香蕉可润肠通便,能避免用力排便引发的脑血管意外。
5、积极面对:有信心,有耐心,相信专科医生总是有办法的。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可怕,早医治。学一些血管方面的知识。找专业专科周围血管科医生诊治,切忌盲目就诊!最合适您的就是最好的。大多需多种方法+中西结合+综合医治。别轻信广告!
预防口诀以下:规律饮食别吸烟,情绪舒畅防痉挛,御寒保暖慎外伤,适当活动保平安,积极医治间杂病,定期复查记心间。(转自中健)
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