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预防 >> 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的介入治疗

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的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病变特点

ASO病变主要累及大中血管,其中股腘动脉段病变因具有多阶段性、多平面性等特点而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其次为髂动脉及膝下动脉。对于股腘动脉短段闭塞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较高。从TASC到TASCⅡ可以看出,腔内治疗的病例正逐渐增加,治疗指征也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对TASC分型为C、D级的病变采取腔内介入治疗。

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治疗中的问题

目前介入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的成功率仍较低,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入路选择不合适;(2)股浅动脉起始端完全闭塞;(3)进入假腔无法选回真腔;(4)多次球囊扩张后造影未显影;(5)斑块脱落导致远端动脉栓塞。根据病变情况,需选择合适的入路。

治疗体会

1.对于股浅动脉中下段、腘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可选择同侧股动脉顺行穿刺,此入路在开通病变时可增强导丝、导管的支撑力。对于膝下动脉病变,同侧股动脉顺行穿刺更有利于球囊扩张,目前临床多数中心广泛应用的球囊推送杆仍然是cm,因此对于身高较高的患者,采用其他入路无法扩张到远端病变血管。

2.对于髂动脉闭塞病变:(1)可选择经肱动脉入路,此入路有利于开通髂动脉起始端闭塞,既可应用于单侧病变,也可应用于双侧病变;(2)可选择对侧股动脉逆行经主动脉分叉“翻山”路径,此入路开通病变操作方便,但对于髂动脉起始端闭塞者,效果不佳;(3)病变侧股动脉也可行逆行穿刺,但此入路会增加进入假腔的风险;(4)部分患者可通过肱动脉、同侧股动脉逆行入路,同时开通病变段,可大大增加成功概率;(5)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建立足背、胫后动脉入路,借此逆行开通病变部位。根据病情需要,可以建立多个入路开通闭塞段。对于股浅动脉起始端闭塞病变,首先应调整好投射角度。对于股深、股浅动脉分叉处病变应选择同侧斜位30°~45°,然后进行造影,部分患者可见“阶梯”样改变。将长鞘置于阶梯处,单弯导管配合超滑导丝通过长鞘,于“阶梯”处反复旋转导丝,若仍无法开通,尝试采用加硬交换导丝,并将旋转角度控制在90°以内。导丝前端塑性甚为重要,一般塑性30°左右为宜,塑形角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分散导丝穿透力,若无塑性,极易进入假腔。此类病变多于分叉处钙化较重,出现斑块的纤维帽,而远端钙化较轻,球囊扩张过程中可根据球囊成腰情况进行判断。导丝通过股浅动脉开口后需注意导丝是否沿血管走形。导丝可成袢向下开通,此时应通过袢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入假腔,在通过闭塞段进入正常血管管腔前,要求将导丝解袢,然后寻找真腔。

3.对于长段闭塞病变,导丝开通过程中经常会进入假腔,如何尽量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临床讨论的热点。根据导丝走形,可初步判断导丝成袢大小。导丝盘旋下行,若成袢明显超过血管正常管腔,则导丝极有可能进入血管内膜下,此时需退回导丝,于导丝走形发生变化处再次尝试,不可执意向下开通,避免因夹层范围太大而增加再次开通的难度。还可通过旋转导管观察导管头端活动度来判断真假腔。若造影剂可通过假腔进入真腔显影,说明真假腔间有空隙,此时应采用0.in微导丝反复寻找真腔,若导丝在假腔,不可强行向下开通。Spinosa等建议采用同期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技术(subintimalarterialflossingwithantegrade-retrogradeintervention,SAFARI)撕破真假腔内膜,本科室总结手术经验,不建议此种尝试,有时不但无法打通真腔,甚至会封闭侧支,致使下肢缺血进一步加重,因此导丝未进入真腔时,不可强行球囊扩张。由上而下无法开通时,可尝试逆行穿刺,由下而上开通,以上面导丝定位,更有利于开通。若上述方法仍未成功,可行二次手术。

若多次球囊扩张后闭塞段仍未显影,可考虑血管痉挛、钙化过重、血管内膜增生过度。血管痉挛可通过造影进行判断,首先推注扩张血管药物(如罂粟碱或利多卡因),片刻后再行造影,部分血管可显影,仍未显影者再次给予扩张,同时推注扩血管药(罂粟碱)及溶栓药(尿激酶),避免急性血栓形成,经过上述过程后多数病变可显影,仍未显影者为血管痉挛,可给予留置溶栓导管。对于钙化严重者,改用大球囊覆盖病变段并进行扩张,多数可成功扩开,患者若出现血管痉挛,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操作。随着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腔内材料的不断更新,市场上推出了多种类型的球囊,如普通球囊、高压球囊、双导丝球囊、切割球囊及药涂球囊等,针对不同病变的特点,临床医生可选择不同类型的球囊。对于短段中度钙化病变,可采用切割球囊,切割球囊也可应用于内膜过度增生病变,但在应用时需保证在真腔内进行扩张,球囊的大小应合适,否则极易导致出血。多发重度钙化病变可采用双导丝球囊进行扩张,具有低压球囊、可控性好、对血管内膜损伤小、对斑块起到纵向切割作用等特点,球囊扩张后血管成形优于普通球囊。闭塞病变充分预扩张后可应用药涂球囊,药物覆盖在病变部位可抑制内膜增生,从而降低管腔内再狭窄的风险。对于血管内膜过度增生病变,球囊扩张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可选择放置支架,放置支架前应充分预扩张病变段,支架应充分覆盖病变范围,保证良好的流出道,出院后规范服用药物,以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4.对于斑块脱落导致的远端血管阻塞和远端急性缺血,临床上大多采取外周用药,但效果不佳。如何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对此,本科室采用长球囊由远向近扩张病变血管,值得注意的是,球囊需完全覆盖病变血管,重叠扩张部位≥1cm,球囊由小到大扩张,通过病变部位时动作需轻柔,并要求在视野中进行操作。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腔内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ASO介入治疗指征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临床上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除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支架置入后再闭塞等问题。

来源:袁涛,高翔,张楠,池魁,孙欢欢,毕伟.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的介入治疗[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6):-.

转载请标明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2.24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dwh/8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