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病因 >> 病例分享基底动脉中远段重度狭窄血管内

病例分享基底动脉中远段重度狭窄血管内

 

第期

作者

李郁芳*,雒东江*,马宁

单位

首都医科医院

*医院

临床病史及影像分析

患者,男性,58岁。主因“间断头晕20余天,加重1天”入院。

头颅MRI(-6-17):小脑半球多发新近梗死灶(图1)。

图1

颅内CTA(-06-17):基底动脉未显影,左椎动脉V4段狭窄(图2A)。头颅CT(-06-17):小脑半球多发梗死(图2B)。

图2

全脑血管造影(-06-27):基底动脉中远段重度狭窄,左椎动脉V1段迂曲(图3);左颈内动脉经后交通动脉向基底动脉中远段代偿供血(图4)。

图3

图4

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

查体:右肢肌力5级,左肢肌力5-级。双侧巴氏征阳性。

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76.70%,AA抑制率98.30%。

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氯吡格雷:CYP2C19为快代谢型。

入院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mg/d+氯吡格雷75mg/d)、降脂(阿托伐他汀钙10mg/d)等治疗,但仍有间断头晕发作。

诊断

症状性基底动脉中远段重度狭窄。

术前讨论

患者近期反复后循环缺血发作,脑梗死发作位于后循环供血区域,DSA提示基底动脉远端重度狭窄,规律内科用药治疗效果欠佳,有血管内介入治疗指证。左椎动脉V1段迂曲、V4段远端狭窄(头颅CTA提示),右椎动脉路径较左椎动脉平直,准备经右椎动脉入路完成治疗。基底动脉中远段系颅内动脉富穿支部位,拟使用稍小球囊预扩,再放置自膨支架。相关风险包括穿支卒中,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高灌注等。

治疗过程

全麻下右股动脉入路,将6F导引导管头端置于右椎动脉V2远端,造影显示基底动脉中远段重度狭窄,双侧大脑后动脉顺行显影欠佳(图5A)。路径图下将Transend(0."cm)微导丝越过狭窄段,导丝头端放置于右大脑后动脉P2段,沿导丝送入Maverick(2.0mm×15mm)球囊于狭窄处行预扩张(图5B)。因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纤细,综合考虑术中选择放置球囊扩张支架。沿微导丝送入APOLLO?(2.5mm×08mm)球囊支架,准确定位于狭窄处,缓慢扩张球囊至5.5大气压,此时支架近端扩张良好,中远端尚有轻度残余狭窄(图5C)。考虑支架已经释放贴壁,若进一步扩张支架可能造成穿支动脉闭塞,未进一步扩张球囊。回撤微导丝及支架球囊,造影复查提示支架贴壁可,残余狭窄小于20%(图5D),前向血流良好,TICI分级3级,观察15min无改变,结束手术。

图5

术后立即复查头CT未见出血。

术后患者无新发临床症状。

讨论

本例基底动脉中远段重度狭窄,治疗过程中发现双大脑后动脉P1段纤细,放置Wingspan支架或者经导管释放自膨支架有潜在损伤大脑后动脉着陆区风险,故选择APOLLO?球囊扩张支架。释放支架时,缓慢扩张球囊,待球囊与远近管壁充分贴合,虽有一定程度“束腰征”,但支架已经贴壁释放。本例若追求球囊完全充盈,支架释放后会有更好的影像学结果,但穿支卒中风险也显著增加。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脑血管介入作者:马宁等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dzz/12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