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24/5231188.html·论坛·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回顾历史,继续科学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士奎同志认真回顾并撰写了一批我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和科研事业的医药学家的生平业绩,题为“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企望人们体悟这些医药学家对中西医结合的信仰和忠诚,以及中西医结合孕育着的希望和力量。此前,陈士奎教授曾以专文在本刊介绍了年诺奖得主屠呦呦教授从中药青蒿“截疟”—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和启示。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分期刊载其他专家,提供同道参考。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一)——著名中西医结合医学家陈可冀院士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陈可冀(—,福州市闽侯人),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国内外著名中西医结合医学家、国医大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及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创办人和主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年曾受聘任WHO传统医学顾问。为我国第一代中西医结合医学家和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是培养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的杰出导师和我国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发展的推进者;是投身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而取得重大成就和促进国内外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的最杰出的学者之一。是我国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现代学派的创始人、奠基人。是我国“西学中”人拜中医为师、刻苦学习、钻研中医药学、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楷模,是“毕生从事中西医结合事业,海枯石烂矢志不渝”的典范。最近陈可冀院士再次语重心长地讲道:“天下的路很多,但实践教育我,不能没有中西医结合这条路。”“路再难,也该走下去”[1]。他是国医大师,也是人们心目中敬仰的一位中西医结合大师。结合心血管病学研究、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研究、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研究、清宫原始医药档案整理研究、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等,均取得举世瞩目的就。其中,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成为陈可冀院士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标志性成果。1首创活血化瘀“冠心Ⅱ号”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年,周恩来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冠心病的防治研究。陈可冀教授与同科室(医院心血管病科)著名中医药学家郭士魁教授积极响应,并一起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多属“血脉瘀滞”。于是,他们首创运用基于郭士魁教授经验方的活血化瘀“冠心Ⅱ号”方(丹参、川芎、红花、赤芍、降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年,北京地区冠心病防治协作组采用冠心Ⅱ号方(片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例,近期总有效率达83.0%,其中显效率为25.8%;治疗后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4.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25.8%;之后,又观察了用该方治疗1~4年的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心绞痛的显效率为19.5%~48.9%,总有效率为89.6%~93.9%;心电图显效率11.8%~29.2%,总有效率37.1%~66.7%,均证实该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临床疗效[2]。年,将该方研制成静脉注射剂,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率达97%,其中治愈及显效占65%。年,由北京同仁堂提炼厂将冠心Ⅱ号方中五味中药的有效单体粗提物研制成新剂型“精制冠心片”。年,陈可冀等又对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分组,分阶段交叉对照临床观察口服精制冠心片的疗效,并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这是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第一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研究报告。开辟了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RCT研究先河。实验研究亦证明,冠心Ⅱ号方具有抑制血栓形成,溶解红血栓,提高纤溶酶活性,降低血浆第13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活性,血生化及电镜观察其具有抗心肌及周围血管内血小板聚集,缩小实验动物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梗死病变程度,扩张血管,解除平滑肌痉挛,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4]。为冠心Ⅱ号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的“应用基础研究”发挥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国运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同时推动了全国对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2倡导活血化瘀药的化学、药理、有效成分研究,首创活血化瘀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陈可冀院士在其主编的活血化瘀药研究专著《活血化瘀药化学药理与临床》[5]中讲道:“要紧的是我们对中药包括活血化瘀药物研究时,切不可只重视自己固有的理论,只满足于一般药效学的观察,而不认真负责地考虑到从化学到药理研究到临床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做到‘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中药研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和理论研究,不可轻视化学工作”。“探明活血化瘀药的有效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了有效成分,才便于改进工艺,改革剂型,去粗取精,保留有效成分,去掉有毒及无效成分,从而达到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与方便临床使用的目的”等。2.1率先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陈可冀院士在运用“冠心Ⅱ号”方(川芎是其成分之一)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中,首先观察到川芎总碱及一号碱川芎嗪具有降低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和表面活性,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及预防体外血栓形成等作用,率先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获效,医院、医院、医院等20医院协作,治疗例,获得明显疗效,安全,未发现毒副作用。陈可冀院士还主编出版了《川芎嗪化学、药理和临床》专著,系统的论述了川芎、川芎嗪的化学、药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2.2对赤芍甙的抗血小板效应、元胡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等多种活血化瘀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开创性研究,带动和促进了活血化瘀药物有效成分研究的发展。2.3首创运用活血化瘀中药川芎、赤芍有效部位川芎总酚和赤芍总甙研制成“芎芍胶囊”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如何解决术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问题,虽然在临床上已经提出改进冠脉内支架(如药物洗脱支架)、斑块旋切术、β射线照射等方法,以及应用药物如抗血小板制剂、肝素、冠脉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鱼油等防治方法,但仍是全世界心血管病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