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光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交叉圆柱镜,通常交叉圆柱镜有±0.25DC和±0.50DC两种,但是什么情况下用±0.25DC交叉圆柱镜什么情况下用±0.50DC交叉圆柱镜(特别是精调散光轴位和度数的时候)还有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下面我就±0.25DC交叉圆柱镜与±0.50DC交叉圆柱镜在验光中的用途简单叙述一下。我们通常所用的交叉圆柱镜其实是一个球柱镜,柱镜的度数是球镜度数的2倍并且符号相反(如+0.25DS/-0.50DC),这就形成了两条主子午线的度数相同符号相反的柱镜。交叉圆柱镜就是利用散光在眼内形成的不是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的原理,利用交叉圆柱镜改变两条焦线相对于视网膜的位置带来的清晰程度的变化来对散光的轴位和度数进行精调。对于判断眼睛有无散光和精调散光的轴位、度数的时候,我们是用±0.25DC交叉圆柱镜还是用±0.50DC交叉圆柱镜,这时我们要以被检查者球镜矫正视力而定。如果被检查者视力在0.7以上者,我们通常用±0.25DC交叉圆柱镜来调整。如果被检查者视力在0.4-0.7者,我们通常用±0.50DC交叉圆柱镜来调整。还有如果通过电脑或检影得出的散光度数1.50D我们亦用±0.25DC交叉圆柱镜来调整。如果得出的散光度数≥1.50D我们亦用±0.50DC交叉圆柱镜来调整。因为低的视力或高的散光,如果用低度交叉圆柱镜进行精细调整那样反转两面的视觉变化不容易辨别,为了使两面的视觉变化容易辨别,所以要用度数高一些的交叉圆柱镜进行调整。对于怎样使用交叉圆柱镜辨别有无散光和精调散光轴位、度数,我们大家在工作中经常用到,这里就简单介绍下:1.辨别有无散光:把交叉圆柱镜的负轴分别放在和上或正轴放在和上,反转两面看视力有无变化,如果无变化说明眼睛无散光。如果有变化说明眼睛有散光。2.校正散光轴位:把交叉圆柱镜的手柄同试用柱镜的轴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反转两面看视力有无变化,如果无变化说明轴位正确,如果有变化说明轴位不正确,试用柱镜的轴位向同符号的交叉圆柱镜的轴位转动,直至两面无视力变化。3.校正散光的度数:把交叉圆柱镜的负轴或正轴放置在试用柱镜的轴上,反转两面看视力有无变化,如果无变化说明度数正确,如果有变化说明度数不正确,这时遵循“负加正减”的原则(即负轴清楚加负柱镜正轴清楚减负柱镜),直至两面无视力变化。交叉圆柱镜不只是判断眼睛有无散光和对散光的轴位和度数进行精调。±0.50DC的交叉柱镜还可以用于远用屈光度准确性的验证及测量老视近附加量,下面就对以上两种的使用方法说明一下:1.远用屈光度准确性的验证:将±0.50DC的交叉圆柱镜放置在眼前,使负轴在,正轴在,使眼形成人为散光。遮盖一眼,观察5m处的交叉格子视标(FCC)。这时垂直的焦线在视网膜之前,水平的焦线在视网膜之后,清晰程度相同。如果矫正度数准确,看垂直和水平的焦线清晰程度相同。反之,则不相同。步骤:1.1合适的照明、检测的矫正屈光度数、远用瞳距。1.2分别遮盖左右眼,用被检测眼注视5m处的交叉格子视标,将±0.50DC的交叉柱镜放置在眼前,使负轴在,正轴在。1.3让被检查者比较交叉格子垂线和水平线清晰程度如何,若清晰程度相同,则矫正度数相同。1.4若垂直清晰,水平模糊,说明后焦线接近视网膜呈近视状态,要增加负球镜或减少正球镜。反之,说明前焦线接近视网膜,呈远视状态,需增加正球镜或减少负球镜。反复检查直至清晰程度相同。如果在检查中,其垂直和水平线浓度不发生变化,则说明有未矫正的散光。如果眼对交叉格子视标无任何反映,可以改变和的轴位进行检查。?交叉格子视标(FCC)2.测量老视近附加量:把±0.50DC的交叉柱镜放置在双眼前,使负轴在,正轴在,观察0.4m的交叉格子视标。视标的水平线向前移0.50D,视标的垂直线向后移0.50D。如果顾客有足够的调节,可通过适量的调节,使前方的水平线与后方的垂直线离视网膜距离相等,线条同等清晰。如果没有足够的调节,即使使用了最大调节也不能使前方水平线与后方垂直线离视网膜距离相等,最终前方的水平线离视网膜近一些,线条清晰。后方的垂直线离视网膜远一些,线条模糊。从此说明有老视存在。步骤:2.1合适的照明、检测的矫正屈光度数、近用瞳距。2.2将±0.50DC的交叉柱镜放置在双眼前,使负轴在,正轴在,观察0.4m处的交叉格子视标(FCC)。2.3询问被检查者水平线和垂直线哪个清晰或者同样清晰。如果水平线比垂直线清晰,说明有老视存在。在两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到看到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这时得到的就是初始的老视附加度数。如果看到水平线和垂直线一样清晰或垂直线清晰,说明没有老视存在。2.4把被检查者的老视附加度数和远用的矫正度数放在试镜架上,根据其的用眼习惯适当增减度数,直到感觉舒适而清晰,这时的度数就是被检查者的近用度数。
本文转载自验光师团队公众涓尰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鍖椾含閲嶇偣鐧界櫆椋庡尰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