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的谭先生,今年73岁,自去年春天以来,一直被右腿疼痛困扰,走路也痛,休息也痛,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最疼爱的小孙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由于腿痛,也不能带孙子出门玩,这让谭老先生烦心不已。
年3月3日,右腿疼痛突然加重,不仅疼而且冰凉。在家拖了5天,谭先生最终忍受不了疼痛,医院就诊,行CTA检查后发现:双侧的髂动脉瘤、双侧股动脉瘤以及急性右下肢动脉栓塞。
鉴于谭先生的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很大,医院推医院,找血管外科主任孟庆义教授团队治疗。患者抱着极大的希望,在当天晚上就医院,并在急诊办理住院手续。
刘兆轩主治医师查看患者相关资料后,考虑患者目前除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外,还同时合并双侧髂动脉瘤、双侧股动脉瘤、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较为复杂。于是,孟庆义教授带领血管外科团队,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经过认真周密的讨论设计后,决定为谭先生施行“下肢动脉造影+经皮下肢动脉血栓切除术+股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在介入导管室和麻醉科的精心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患者恢复很好,右下肢的疼痛明显减轻,皮肤温度也得到恢复。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因发病急骤而得名。疼痛,往往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最早出现的症状。
此外,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症状,还有皮色和皮温改变,肢体的血液循环障碍。皮层乳头下静脉丛血液首先排空,皮肤呈腊样苍白。若血管内尚积聚少量血液,在苍白皮肤间可出现散在小岛状紫斑。浅表静脉萎瘪,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腓肠肌呈生面团样。缺血进一步发展,肌肉可僵直,患肢皮温下降,以肢体的远段部分最明显。
手术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主要手段。肢体缺血坏死的时间一般在4~8小时,因而手术时间越早越好。否则,截肢率随着动脉栓塞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为此,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孟庆义教授提醒广大患者:股总动脉真性动脉瘤相对少见,且常并发主动脉或髂动脉瘤,在吸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中较常见。大多是由血管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对于所有周围动脉瘤的患者,及男性主动脉瘤的患者,都应进行主动脉瘤及腘动脉瘤的筛查,并且终生随访。
据报道,10%-65%的股总动脉瘤患者会出现缺血并发症,包括跛行或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肢体严重缺血。
本文中,患者谭先生的动脉栓子,就是由于股总动脉瘤及髂动脉动脉瘤中的血栓脱落,造成下肢急性缺血表现。术前,孟庆义教授团队规划详细方案,予以下肢动脉造影+经皮下肢动脉血栓切除术+股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非常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出院时,无疼痛、麻木等不适,双下肢活动良好。所以,急性动脉栓塞越早就医越好,越早手术效果也越好。谭先生出院时,家人多次表达对医院血管外科孟庆义主任团队的感激之情。
孟庆义·主任医师
孟庆义,医学博士,医院血管外科创始人、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现任中国微循环学会门脉高压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山东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静脉倒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静脉专委会主任委员、济南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一直从事血管外科工作,师从于国际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擅长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糖尿病足、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零切口治疗静脉曲张、布加综合症介入及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与内膜剥脱术、肾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搭桥术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目前正承担国家级项目:零切口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项目编号:-04-01-;专利号:ZL2124432.2;论文:SCI3.)。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1部,发明专利4项。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
刘兆轩
刘兆轩,从事血管外科工作13年,任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专委会门脉高压学组委员,国际血管联盟糖尿病足山东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静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长:零切口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及经皮导管吸栓术。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预约就诊咨询电话
-
初次排版、校对:陈尔东
稿件审核:关天星
二次审核:孟庆义
最终审核:陈德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