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中,我院外科徐春晖主任高票当选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作为该专业委员医院的常委,会后徐春晖主任接受了医学网站记者的专访。
记者:徐主任,您好,首先祝贺您当选安徽省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作为一医院的乳腺病领域的专家,请问您对于乳腺癌诊疗在这些年的发展状况有怎样的看法?
徐春晖:谢谢,这个问题需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这些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很快,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确诊乳腺癌病例占全球12.2%,新发病率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我国女性诊断为乳腺癌的中位年龄为48--50岁,比西方国家早10--15年。然而让人欣喜的是,随着人们探索的不断深入和医疗手段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机会大幅提升,晚期乳腺癌生存时间也得到了显著延长。诊断方面,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早期乳腺癌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导致外科治疗模式从“可耐受最大治疗”转变到“最小有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从过去的单一手术治疗发展到现在的综合治疗。从过去的术后辅助治疗发展到现在的新辅助治疗,药物治疗从过去的细胞毒性药物、内分泌药物发展到现在的靶向治疗药物,各方面的发展都很迅猛。
记者:乳腺癌的诊治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您认为在临床工作中那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徐春晖:在临床工作中感到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还有待提高,主要因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规范化诊疗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约有6-7%的患者初诊即为进展期乳腺癌,从而导致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因此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二是治疗的不规范,乳腺癌的治疗指南,更新很快,而在临床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医生,不问分期分型,所有病人均是一种治疗模式、一种化疗方案。乳腺癌作为实体瘤治疗的标杆,为其他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模板,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我们认识到乳腺癌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以根据基因不同分为至少4个亚型,不同亚型的乳腺癌需要不同针对性治疗,因此,患者在确诊乳腺癌后,必须尽早明确疾病类型,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规范化治疗。三是不能规范治疗的原因是因多学科团队(MDT)建设的缺失。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乳腺癌的病人治疗不规范,究其原因,首诊医生的意见起到主导作用,首次治疗方法出现偏差,首诊时未能认真评估,本该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的,选择了首先手术,本该内分泌治疗的选择了化疗。之所以如此,医院MDT团队的缺失,任何一个初诊的乳腺癌病人的治疗都应该经MDT会诊,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体现出精准医疗的实质。
胆管镜手术
彩超引导下穿刺
记者:针对您所说的这些问题,您觉得您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将怎样去改变?
徐春晖:无论现在的“精准医疗”还是“个体化”治疗,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的专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首先要加大科普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乳腺疾病的知识,以使早期更多乳腺癌能够检出。其次,利用自身的委员身份,请相关专家到基层宣讲,不断推进新的治疗理念。再次,建设、完善多学科团队是治疗的需要,更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必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模式。
专家介绍
徐春晖,副主任医师,医院外科主任,中华外科学会会员,第四届中华医学组织工程学委员,全国肿瘤外科青年专家联谊会会员,安徽省血管外科组常委,安徽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内分泌肿瘤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淮南分会理事。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院集团总院(原淮医院)外科工作。年8月—年10月在医院血管外科和肝癌研究所进修学习血管外科疾病诊治和肝脏肿瘤治疗、肝移植技术。医院集团总院外科副主任,年9医院集团医院外科主任。医院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年获淮南市“十佳医生”荣誉称号。擅长肝胆和血管外科及各类肿瘤疾病的诊治,现已独立完成各类高难度肝脏手术余例,率先在我市开展了自体血管、人造血管的移植手术,胸、腹主动脉瘤血管支架植入术,深静脉血栓病人的下腔滤器植入及血管腔内手术,填补了我市血管外科空白。同时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两镜结合微创治疗胆道结石,开展了经胰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胆道梗阻,鼻胆管引流治疗重症胆管炎、胰腺炎等技术。参与“先心直视下心脏手术”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在国家级杂志论文多篇。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