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诊断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

 

白癜风早期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7428998.html

点击教你正确抗癌

  CDT治疗——在影像技术导引下,经导管将溶栓药物通过间歇性脉冲注入或持续性匀速输注至血栓内部,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2,5,19]。常规应用的溶栓剂为尿激酶,其剂量可参考患者全身状况、年龄、体重、血栓负荷及凝血功能等;常用剂量为20万~万U/d,推荐较小剂量(50万U/d)。对较长时间CDT治疗患者,溶栓导管保留一般不超过7d[2,19]。根据插管入路不同,CDT可分为顺行溶栓、逆行溶栓。CDT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见表5。3.4PMT经大腔导管抽吸——8~10F导管鞘和导引管(推荐弯头导引管)经导丝方向插送至血栓栓塞处,用50mL或30mL注射器反复进行抽吸[2,5]。血栓清除装置消除血栓——将特制的导管插入血栓内进行粉碎或旋切、抽吸,即以机械方法将血栓清除[2,35-39]。目前国内可用的血栓清除装置有:①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将一定剂量溶栓剂(20万~25万U尿激酶溶于mL0.9%氯化钠溶液)高压喷射入血栓内部,加大与血栓接触面积后击碎血栓,再行血栓抽吸(可称为化学物理偶联血栓减容),适用于下肢静脉急性期血栓。②StraubAspirex血栓清除装置。该装置是在高速旋切的同时进行抽吸血栓,适用于下肢静脉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栓。PMT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见表6。3.5PTA与支架植入术[2,5,40-41]PTA是一种用球囊、导管对狭窄/闭塞血管进行扩张,扩大狭窄/闭塞处血管腔,恢复其原先管腔形状的介入手术方法。支架植入术中支架的优势是支架通过血管腔进入狭窄/闭塞部位释放并膨胀至设定口径,持久支撑血管壁而维持血管通畅。PTA、支架植入术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见表7。4疗效评价[2,11-12,40-41]①患肢消肿程度:测量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患肢与健肢腿围周径,并计算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肢体消肿率=(溶栓前腿围周径差-溶栓后腿围周径差)/溶栓前腿围周径差×%;②血栓清除率:根据患者手术前、后血管造影图像,评估血栓清除率(<50%为Ⅰ级,50%~99%为Ⅱ级,>99%为Ⅲ级)。5术后护理5.1体位、活动、饮食护理体位护理——患者回病房后,首先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监测生命体征。①留置溶栓导管/鞘管患者宜取仰卧位或低半坡卧位,避免端坐位,防止管道打折或穿刺部位渗血;②卧床期间继续患肢抬高,高于心脏20~30cm;③协助患者定时轴线翻身,防止下肢屈曲引起管道移位、滑脱。活动护理——①经股静脉穿刺者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h,卧床休息24h[14,48],病情允许即可下床活动。②患侧小腿深静脉置管溶栓时,需延长术侧肢体伸直制动时间至拔管后6~12h;若经健侧股静脉“翻山”至患侧逆行溶栓,则双下肢需伸直制动[3,14-16,49]。③颈静脉穿刺者[14,46]头部不可大幅活动,活动范围双向不宜超过30°,以防局部出血,血肿压迫气管。卧床休息24h,病情允许即可下床活动。④指导患者床上进行踝泵、肌泵运动,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50-51]。⑤导管/鞘管拔出后,在药物抗凝、经评估患者耐受且无禁忌情况下,穿梯度压力袜(graduated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zlyy/11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