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颈动脉超声的普及,很多人的报告单或多或少会出现“颈动脉斑块形成××毫米”的字眼,总会让人感觉心里“咯噔”一下。
因为这可是引起心梗、脑梗最危险的因素,那么它是怎么长出来的?有什么办法预防?能把它清除掉吗?相信这一系列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接下来就让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颈动脉是存在于人体头颈部的主干动脉,它是负责向大脑供血的血管生命线。如果颈动脉狭窄堵塞了,就好像在这个部位安装了一个“不定时炸弹”,轻则人体会产生耳鸣、头晕头痛、黑蒙,视物模糊、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将会导致缺血性卒中,就是大家日常说的“脑中风”,导致瘫痪、失语甚至昏迷等。
“正常人的动脉是光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动脉会慢慢产生斑块,就像水管用久了管壁会粘附很多脏东西一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美彪解释道,有些人的斑块就像排水管道一样,不但管道直径变细了,很多脏东西也会不知不觉会掉落下来,随着血液漂到更细的血管内,引起小血管的整根堵塞,导致大脑局部出现缺血,发生坏死,引起脑卒中的各种症状。
据统计,目前脑卒中(脑中风)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死致残的原因,而1/3的脑中风患者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手术治疗方式。
CEA示意图(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AS示意图(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医院是兰溪市脑血管病救治中心,神经外科已熟练开展CEA和CAS手术。
患者郭某,男性,颈动脉B超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可见狭窄,狭窄率约90%,左侧颈外动脉起始段可见狭窄,狭窄率约73%,左侧颈总动脉可见狭窄,狭窄率约59%,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可见狭窄,狭窄率约86%。
考虑患者70多岁,有心脏病、肺功能不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经过神经外科团队讨论后,选择左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右侧颈动脉狭窄药物治疗,术后患者定期复查即可。
如何防治颈动脉斑块?
预防颈动脉斑块不光需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还需要专业人士——医生的帮助!
●降低高危因素●
降低高危因素,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斑块的危险因素,有以上疾病的人要积极合理控制血糖、血压。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改善生活方式,降低胆固醇摄入●
无论你的斑块是早期,还是斑块堵塞较严重,都要去改善生活方式。
即控制饮食、减少脂肪、胆固醇的摄入,少吃油炸、肥肉、红肉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再者就是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是防止斑块进一步增长或增多的有效方法。
定期检查
建议超过50岁男性、绝经后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人群,最好每年查一次颈动脉超声,能发现斑块大小,是否稳定。
检查前应除去影响检查的颈部饰物;如果刚完成剧烈运动,则需要先休息10分钟,等呼吸及心率相对平稳后再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有颈动脉斑块,最初2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观察斑块有没有增大、是不是稳定,如果斑块2年内保持不变,可改为1年复查一次。
文/神经外科夏小龙
图/网络
编辑/陆妙妃
审核/张伟艳
医院医共体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yywlb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