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sUltraLowProfile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是微创心脉的全新一代腹主动脉支架系统,是中国第一款且唯一一款将输送器外鞘降低到14F的产品。超低Profile的输送系统(主体支架系统-14F;分支支架系统-12F)将股动脉的入路直径要求降低到5mm,并能顺应更迂曲的血管。裸段激光雕刻而成的倒钩确保支架的长期稳定性;覆膜支架三件式结构,可灵活组合,满足各种手术需求;分支支架由单丝编织而成,柔韧有度,能够顺应各类复杂的髂动脉形态。
医院病例分享
Case1
术前评估:患者男性,81岁。造影显示腹主动脉瘤的瘤颈长度约48mm,瘤体最大直径约50mm,但双侧入路动脉非常迂曲,血管钙化情况严重(图1图2)。
最低肾动脉下缘处直径20.6mm,最大瘤颈直径24.6mm;左、右髂总动脉直径分别为19.2mm和21.5mm。
图1术前CTA
图2术前测量
手术过程:术前造影确定肾动脉位置(图3),选择近端直径30mm,长度90mm的主体支架,以及24-和20-的分支支架。首先释放主体至短分支露出,裸段后释放(图4);接着从对侧导入并释放分支,近端同样有后释放(图5);将主体剩余部分完全释放,撤出锥形头,保留外鞘,从该外鞘中导入同侧分支并释放,近端后释放(图6)。用大球囊分别扩张支架近端、远端和重合部位(图7)。
图3术前造影
图4部分释放主体,至短分支露出
图5从对侧导入分支并释放
图6通过外鞘导入同侧分支并释放
图7使用Hercules大球囊进行后扩
术后效果: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无内漏,支架形态良好,各分支动脉通畅(图8)。
图8术后造影,手术效果良好
Case2
术前评估:患者男性,77岁,术前评估显示动脉瘤的瘤颈仅8mm,且瘤体巨大有偏向性,因此对支架能否准确定位和锚定性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常可能需要在支架近端再放一个cuff来增加密封性。此外,患者的髂动脉也较为扭曲。因此综合考虑后,符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决定采用“交叉腿”的方法释放支架,以降低支架远期移位的风险。
手术过程:术前造影证实,瘤颈长度不足10mm(图1),从右侧导入支架主体,精确定位于最低肾动脉开口下方,先释放主体至对侧短分支露出,然后释放裸段(图2图3)。接着从左侧超选进短分支后,导入对侧分支支架系统并释放(图4)。再把主体剩余分支完全释放,从主体支架的外鞘内导入同侧分支支架系统并释放(图5),“交叉腿”形成。最后使用Hercules大球囊从两侧分别扩张支架近端、重叠部位以及远端(图6)。
图1术前造影显示瘤颈长度仅8mm
图2主体释放至对侧短分支露出(裸段未释放)
图3主体裸段后释放
图4从左侧导入分支支架并释放
图5“交叉腿”技术,释放同侧分支支架
图6用大球囊分别扩张支架近端、结合部位和远端
手术效果:术后造影显示,肾动脉通畅,两侧髂动脉通畅,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无内漏,支架形态良好,支架锚定非常好,手术成功(图7)。符教授对“UltraLowProfile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的临床表现非常满意。
图7术后造影瘤体完全隔绝,分支动脉显影良好,没有内漏
医院病例分享
Case1
术前评估:患者男性,64岁。术前CTA显示瘤颈上有一处“小动脉瘤”(图1),锚定区仅10mm,且成角扭曲,有较高的I型内漏风险;左髂总动脉瘤,右髂总动脉狭窄。鉴于该患者主动脉的复杂解剖形态,戴向晨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决定用弹簧圈填塞瘤颈上的“小动脉瘤”,并采用“交叉腿”的技术释放支架。
图1红圈处为瘤颈上的小动脉瘤。
手术过程:术前造影证实腹主动脉有比较严重的扭曲(图2),左侧入路动脉情况相对较好。在预置导管后,从左侧导入支架主体(24*90),精确定位于肾动脉开口下方,先释放主体,再释放裸段(图3)。接着通过预置的导管放置5枚弹簧圈封堵“小动脉瘤”,消除近端I型内漏(图4)。由于瘤体的偏向性,只能采用“交叉腿”的形式进行接腿(图5),右侧分支选择16*,左侧分支选择13*。最后用球囊扩张重合部位及支架远端。
图2术前造影显示扭曲的腹主动脉瘤。
图3主体释放及裸段后释放
图4通过预置导管填塞弹簧圈,封堵小动脉瘤。
图5“交叉腿”的接腿方式。
手术效果:术后造影显示,没有内漏,分支通畅,动脉瘤被完全隔绝(图6)。
图6术后造影显示,没有内漏,分支通畅,支架形态良好。
Case2
术前评估:患者男性,83岁。腹主动脉瘤,瘤颈有较大扭曲,可能有I型内漏风险。左髂内动脉瘤,右髂内附近有夹层。两侧入路均有狭窄,最小直径5.6mm(图1图2)。
图1三维重建
图2左髂内动脉瘤,且入路狭窄
手术过程:首先用球囊扩张左髂严重狭窄处,进行术前造影(图3)。用球囊扩张狭窄的右侧髂内,翻山后用弹簧圈封堵左侧髂内动脉瘤(图4)。从左侧导入支架主体(24*90),在释放过程中再次造影,确认支架定位无误后释放(图5)。从右侧导入对侧分支(16*),由于未带80mm长度支架,为保留右髂内,只能近端高于分叉点释放,再从左侧通过主体外鞘直接导入同侧分支(13*),远端覆盖左髂内,近端与对侧分支近端平齐释放。最后在右髂外放入裸支架一枚,贴附夹层处使右髂内显影(图6)。
图3术前造影
图4弹簧圈栓塞左髂内动脉瘤
图5主体支架定位及释放
图6右髂外放置裸支架,贴附夹层
手术效果:术后造影显示,双侧髂动脉显影良好,右髂内显影良好。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没有明显内漏(图7)。
图7术后造影显示手术效果良好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