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8岁,因剧烈头痛6小时来诊,头痛为左侧额颞部放射到同侧顶枕部的持续疼痛。既往高血压5年,阵发性房颤3年,未系统诊治。无头痛及头颈外伤史,无前驱感染史。查体:体温正常,血压/80mmHg,心率86次/分,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命名性失语,右侧同向性偏盲,失算及失读。辅助检查:ECG示房颤;经食道超声没有显示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形成;MRI见图1。DSA(图2)显示左侧颈动脉球部远端1.5cm处颈内动脉(ICA)夹层,长度6.2cm;左侧ICA起始部75%狭窄,并发直径15.6mm的动脉瘤,提示ICA夹层;未见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
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口服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行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术后ICA起始处狭窄解除、动脉瘤消失,远端脑灌注明显改善。术后30天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消失,未再发脑卒中。
图1MRI左侧颞枕叶分水岭区梗死
图2DSA示术前ICA夹层改变(左)和术后变化(右)
体会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arterydissection,CAD)是指颈部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流入其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继而引起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改变,包括颈内动脉夹层和椎动脉夹层。CAD是青年卒中的第二大病因,可高达8%~25%。CAD可由头颈部外伤、甚至轻微外伤引起,也可自发形成;好发于伴以下疾病的患者:结缔组织病、马凡氏综合征、梅毒、动脉粥样硬化、偏头痛、颞动脉炎和高血压等。
CAD临床表现包括脑神经受累、缺血性脑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典型的ICA夹层三联征包括头颈部疼痛、同侧霍纳综合征及缺血性脑卒中症状。DSA是诊断CAD的金标准,可见血管规则或不规则狭窄(“线样征”、“火焰征”、“鼠尾征”)、血管闭塞、假性动脉瘤、内膜瓣(内膜从动脉壁上撕裂);双腔征为特征性表现,但少见。
治疗
CAD所致缺血性卒中发病4.5h内应用静脉rt-PA溶栓是安全的,有效性需进一步证实。由于缺乏在CAD急性期或长期使用抗栓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基于长期临床实践,推荐在CAD形成的急性期,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I级推荐,B级证据)。详见《中国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本例病人药物治疗后给予血管内治疗,但血管内介入或手术治疗CAD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玉洁审阅,叶慧茸编辑)
参考文献目录略,如需要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并写明您的邮箱: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