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症状 >> 杏林四月杨建波颈动脉狭窄两种手术

杏林四月杨建波颈动脉狭窄两种手术

 

医院援医院公众平台开设“杏林四月”栏目,一方面是四月有了开设栏目的初衷;二来,医务青年好比人间四月天,春意盎然,朝气蓬勃。

青年强,则国强;青医强,则院强。希望杏林中的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在常见病、多发病或临床常见疑问上,通过科普小文为大众答疑解惑,展示自己、交流学术,惠及大众。

今年5月,66岁的陈先生突然左手麻木,一向身体健康的他以为是颈椎病引起的,于是在当地以颈椎病治疗。然而,麻木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7月14日,陈先生左侧肢体麻木加重并感到乏力,于是到新疆医院(医院)就诊。

经检查,颈部血管彩超提示:颈内动脉血流减少,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已经错过了治疗时间。

左图为患者右侧颈动脉DSA图像(红线部分为闭塞的右侧颈内动脉);右图为正常人的右侧颈动脉

卒中已成为国人第一杀手

年6月最新中国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卒中已超过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成为国人死亡的第一杀手。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卒中80%以上,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获得确切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比例却非常低。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相当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在发生脑梗死的病因中,60%的患者与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相关。

颈动脉狭窄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0.5%,在8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可见患者人数之庞大。更有资料显示: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病史并且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1年内发生率为18%。

对症检查可明确诊断

临床中,颈动脉超声是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血管有效、无创和简易的检查,但是,超声对于诊断颈内动脉颅外段长度有限,对轻度狭窄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低。当颈动脉超声提示颈动脉狭窄大于70%时,可考虑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两种手术疗效确切

01

颈动脉支架成型术

年开始的颈动脉支架成型术(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CAS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后复发的病人同样有效。目前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应用。

适宜人群:症状性患者,如果无创性成像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狭窄大于70%或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选择CAS是合理的。预期围手术卒中或死亡率小于6%。

优势:微创、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耐受性好、患者接受度高、术后恢复快,伴有一侧颈动脉完全闭塞的病人风险更小等。对于颅内段狭窄同样可以治疗。

02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也是一种用来解除颅外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在全麻下手术,暴露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阻断相关动脉,切开狭窄动脉,剥脱动脉内膜,再将血管重新缝合。

适宜人群:6个月内有过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症状的低中危外科手术风险患者,颈内动脉狭窄超过70%或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患者,可以行CEA治疗。预期围手术卒中或死亡率小于6%。

优势:CEA相对于支架植入费用低廉,且术后无需长期双抗治疗。

临床中这两种手术方式,均须严格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围手术期合理使用相关抗栓药物。两种术式的选择,医院医疗团队相关操作经验,针对患者特点和病变性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血管治疗器械,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医师特别提醒

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并作脑卒中高危筛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干预,减少卒中的发病。(脑病二科杨建波、方堃)

姓名:杨建波

科室:脑病二科

职称:主治医师

专业擅长:西医:常见脑血管病和部分疑难脑血管病的诊治,常见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中医:中风病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zz/10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