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人还很年轻,身体却早早衰老了。
在很多人眼中,血管疾病是种“老年病”,但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你的血管可能早已伤痕累累。
权威专家教你“摸”出潜藏的疾病,让血管老得慢一点。
受访专家
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医师佟小强
中国医学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伟宪
血管堵没堵,摸5处就知道
1摸手腕把手指轻轻搭在手腕靠近大拇指一侧,感受自己的脉搏。正常的脉搏与心率一致,每分钟60~次,且间隔规律。
若脉搏跳动不规律,可提示房颤、血管狭窄等疾病。
观察脉搏是发现房颤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还可以让家人同时把手放到自己的手腕和胸口,检查两者跳动是否一致,心脏和脉搏跳动不一致也是房颤的表现。
除此之外,锁骨下动脉狭窄也会影响脉搏正常跳动,出现一侧脉弱,甚至摸不到的情况。严重的锁骨下动脉狭窄不仅影响上肢血流,还会影响脑部的供血,产生头晕、看不清东西、走路不稳等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脉搏过快、过慢或节律紊乱,都要尽快检查,找到原因。
2摸肚子用皮尺在脐上0.5~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
中国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被认为是腹围超标。
肥胖会增加全身各个脏器,尤其是血管的负担,增加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胖不胖,不光看体重,还要看腰围,腰围是心脑血管疾病更敏感的预测指标。
3摸腿部按压自己的腿部,如果发现一侧比另一侧粗,一按一个坑,或者双腿发沉、发胀,可能是水肿了。
下肢水肿是由于血液回流不畅或体液淤积在下肢导致的。
没有明显诱因的一侧或双侧下肢水肿,可能反映严重的疾病,如心功能不全、静脉曲张、肝肾疾病等。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4摸脚背如果一个人的足背动脉搏动发生了变化,那有可能预示着动脉出现了问题。
如果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且左右不对称,原因通常就是下肢动脉硬化。
如果双脚的足背动脉都越来越弱,还要警惕髂总动脉等位置相对更高的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
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可以验证:人的手腕上能摸到脉搏,其实,人的足部足背正中最高点,轻轻摸,能感受到脉动。
足背动脉的搏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健康状况。糖尿病人出现血管问题的风险更高,更应 男性脖子正中的喉结(女性为相应位置的软骨突起)两侧是颈动脉,把四指轻轻搭在一侧,感受颈动脉的搏动。
然后再换到另一侧,判断两侧搏动是否强弱一致,如果一侧搏动减弱甚至消失,可能是颈动脉狭窄的表现。
一定不要用力按摩或者同时触摸两侧的颈动脉,以免脑部缺血。自己若做不好,应请专业人士帮忙检查。
45以后都应该试试
——一个方法自查血管堵没堵
方法:平躺在床上,把双脚抬高至45度左右,时间30秒左右,然后观察自己的两条腿。
如果有一条腿苍白,甚至有点蜡白,感觉腿的皮肤有点透明状,等脚拿下去,恢复正常坐姿,这条腿会发生潮红,就说明这条腿已经发生了缺血症状。
看电视的时候动一动
冲刷血管,不怕堵塞
血管堵塞的原因之一:血管中流经的血液不够、流速缓慢,所以除了通过饮食控制血脂等血垃圾的过多累积,还可通过增加血液流速,也能达到防止斑块形成、血管瘀阻!
一个大家都可以做的简单动作——踮脚!
别小看这个踮脚的动作,在踮脚过程中,小腿肌肉会有规律的收缩和舒畅,这就会最深层次的刺激到血管,血管也会有规律的被挤压、放松,同时踮脚会增加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和速度,这样以来,下肢血管就会被更多、流速更快的血液冲刷到了。
做法:穿双平底鞋站好,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继续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反复进行。
踮脚健身在我国传统养生法中早已有之,比如八段锦的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下落震荡,导致全身的抖动,按摩五脏六腑,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可消除百病。
建议:
每天做3次,每次5分钟左右。如果连续坐着超过1个小时,也建议站起来做几分钟。如果担心站不稳,可以扶住椅背等帮助维持平衡。
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做、玩手机的时候可以,和人聊天的时候也可以做,不拘泥于时间、地点,而且没有人群限制!
动作延伸: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那么还有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原地小跑步,你一开始小跑,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会突然加快,那么预防血管硬化的效果会更好!
首先放松肩膀,手臂自然摆动,但腹部需用力挺着,脚尖垫起来,用跑步的方式,原地小跑步。一天3次,每次1分钟。
赶紧摸摸脚,一定记得发给身边你关心的朋友测试一下,避免很多严重后果!冲刷血管的方法,不管有没有血管堵塞的情况,平时也要多做做,简单方法,对自己身体的益处,更是一辈子的!
好文推荐1、这张表学习中医经络必备神器,不要私存,分享给朋友吧!
2、查找穴位就这么简单,这张表都有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