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术前行头CT:未见出血
取栓术前头DWI:可见左侧大脑半球侧脑室旁,基底节区高信号取栓术前头MRA:左侧颈内动脉未见显影取栓术前头MRA:左侧颈内动脉未见显影该例患者经过头颅影像学评估后,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侧枝代偿,但是整个左侧颈内动脉未见显影。一旦对侧颈内动脉存在问题,或者患者整体血压突然下降,导致侧枝代偿受到影响,患者致死的风险较高。因此建议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家属同意笔者的治疗建议。手术的基本相关信息发病到转入我院的时间:分钟
发病到我院首次影像的时间:分钟
发病到静脉溶栓的时间:分钟
发病到穿刺的时间:分钟
术前mTICI分级:0级
发病到第一次支架释放的时间:分钟(5*30mm,国产尼科支架)
发病到再通(mTICI2b/3)的时间:分钟
术后mTICI分级:3级
是否使用补救措施:无
术后即刻NIHSS评分:36分
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16分(对答2分,肢体运动8分,共济失调1分,语言3分,构音2分)。
术中相关DSA影像信息术中造影可见:Ⅰ型弓,无名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未见明确异常,右侧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前交通开放向左侧大脑动脉代偿供血,左侧大脑前动脉经软脑膜支向左侧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左侧颈总动脉血流通畅,双侧椎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未见明确狭窄,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血流中断,考虑颈内动脉夹层形成,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末端及其分支未见显影,mTICI分级0级。可见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夹层形成取栓完成后复查侧位相:可见闭塞段血管血流恢复到3级取栓完成后复查正位相:可见闭塞段血管血流恢复到3级
术后相关复查影像资料术后即刻复查头CT:可见核心梗死区高密度影
术后6小时复查头CT:可见核心梗死区高密度影较前消散
术后48小时头CT:仍可见核心梗死区高密度影
术后6天复查头CT:基底节区仍可见异常高密度影
术后第6天头颈部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仍残余中度狭窄
术后第6天头颈部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仍残余中度狭窄
术后第7天头SWI可见:既往核心梗死区可见微出血
治疗方案及转归患者采用局麻,术中常规给予地佐辛+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取栓完成后3小时患者由昏迷转为神清,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降为16分。取栓后给予替罗非班泵入24小时,在撤除替罗非班前4小时提前鼻饲管注入「阿司匹林mg+替格瑞洛60mg+利伐沙班10mg」。术后48小时发现核心梗死区仍有异常高密度影,调整为「阿司匹林mg+利伐沙班10mgqd口服」;术后第7天复查头颈部CTA+头部SWI后改为「利伐沙班10mgqd口服」,在我科治疗过程中收缩压维持在90-mmHg。患者住院7天后医院治疗,出院当天查体:神清,言语不能;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0毫米,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NIHSS评分:16分(对答2分,肢体运动8分,共济失调1分,语言3分,构音2分);mRS评分:4分。这例患者的相关思考01颈动脉夹层所致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可不可以行静脉溶栓治疗?在《中国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中,明确指出:根据国际相关大型登记研究结果,颈动脉夹层患者溶栓预后及安全性与无夹层患者相比相差不大。
其推荐意见表明:对于颈动脉夹层(CAD)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目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需积极开展研究。
现有证据显示:在发病4.5小时内运用静脉rt-PA治疗CAD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安全的(II,C)。所以实际上对于CAD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是可行的,部分患者整体临床疗效尚可。
02颈动脉夹层所致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效果如何?在列举我们国内自己的研究之前,先分析一下本例患者是否适合行血管内治疗。对于常年奋战在一线的临床医生而言,可能大家更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