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饮食 >> 副肾动脉狭窄

副肾动脉狭窄

 

作者:尚建军王淑敏王金锐

患者男性,55岁,高血压3年,高血脂,血K+、Na+正常,否认家族史,排除肾上腺肿瘤,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来我院就诊:左肾及左肾动脉未见异常。右肾、右肾动脉及右侧副肾动脉如下图显示:

肾动脉多平第1~2腰椎间盘高度起自腹主动脉侧面,于肾静脉后上方横行向外,经肾门入肾。由于腹主动脉位置偏左,故右肾动脉较左侧长,并经下腔静脉后面右行入肾(下图1)。肾动脉(一级支)入肾门之前,多分为前、后两干(二级支),由前、后干再分出段动脉(三级支)。在肾窦内,前干在肾盂的前方,发出上段动脉、上前段动脉、下前段和下段动脉。后干在肾盂的后方,入肾后延续为后段

动脉。每条段动脉均有独立供血区域,各段动脉之间无吻合。每侧肾动脉多为1支(83.0%),2支者次之(15.6%),3支少见(1.2%),(下如图2)。有时可有1~2支副肾动脉不经过肾门直接入肾脏,76.4%的副肾动脉入肾上极,副肾动脉的出现率约为20.0%。

副肾动脉又称附加血管,是指2根以上的血管供应同一个肾节段,异位血管除异位肾、融合肾和马蹄肾外是较罕见的。副血管有稍高的发生率,(下如图3),不同研究中成人副肾动脉的出现率存在差异,右侧副肾动脉的出现率较左侧稍高。除发自腹主动脉外,尚可见到副肾动脉发自腰动脉、肾上腺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骶正中动脉、膈下动脉及髂动脉等,但均很少见[1。2]。

副肾动脉狭窄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并发症严重,预后不良。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和肌纤维发育不良是肾动脉狭窄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副肾动脉狭窄主要原因。

正常情况下肾左右各有1支肾动脉,但肾动脉变异情况较多,以副肾动脉变异最常见。肾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分支,多数由肾上极或下极人肾。以往多位学者采用CTA检查研究肾动脉变异情况,报道单侧肾动脉变异率为67.1%,双侧肾动脉变异率为32.9%;肾动脉解剖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39.20%和22.80%;另有尸解资料报道副肾动脉发生率为43.3%。现学术界有关副肾动脉定义仍存在争议,定义标准包括不经肾门额外动脉统计及经肾门额外动脉统计。

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因研究样本不同存在差异,在高血压患者中其发病率为5%,而在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其发病率达30%。不同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报道肾动脉狭窄发病率也不同。肾动脉在肾内很少有吻合支,副肾动脉狭窄可致相应供血部分肾脏灌注压降低,引起肾素过度分泌,也可造成肾血管性高血压[6]。肾血管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比例虽不高,但其为少数可治愈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之一,故逐渐受到重视。临床上对初诊为高血压患者均应检查肾动脉,以排除肾血管性高血压。对高血压病史较长,血压难以控制患者,也应检查肾动脉,以明确有无动脉硬化性狭窄。临床常应用彩超、CTA、核磁共振动脉成像(MRA)3种无创检查手段进行肾动脉狭窄诊断。当临床高度怀疑肾动脉狭窄而无创检查不能得出可靠结论时,可应用血管造影检查(DSA)确诊。

临床上肾动脉狭窄诊断指标不同,现得到共识的诊断直接血流指标有主肾动脉PSVcm/s,间接血流指标有肾段动脉或叶间动脉加速度3m/s2,加速时间0.07s,主肾动脉PSV为主要指标[3]。有研究认为肾动脉与主动脉血流比值(RIR)诊断肾动脉狭窄更敏感[4],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5]。

本文提示临床接诊原因不明高血压需行彩超检查排除。肾血管性高血压者,在主肾动脉水平上下10cm范围扫查是否有副肾动脉开口,可提高副肾动脉显示率。副肾动脉起始部位有时不易显示,如发现肾内各支血管血流参数差别较大,特别是出现加速度减小、加速时问延长、PSV差别较大、肾上极或下极局部皮质变薄,均应警惕肾动脉或副肾动脉狭窄。但肾段动脉或叶间动脉血流部分呈小慢波者,有可能是因肾动脉分支狭窄造成,也可能是因主肾动脉狭窄而副肾动脉正常造成,应仔细鉴别。但彩超检查肾动脉受肥胖及肠气干扰影响较大,检查者经验和检查仔细程度很重要,副肾动脉检出尤其如此。肾动脉狭窄与副肾动脉狭窄发病机制相同,但副肾动脉狭窄超声检出率低于肾动脉狭窄。总之,彩超检查诊断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较高,检查方便、快捷、安全,是筛查、诊断、随访肾动脉狭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ShakeriAB,TubbsRS,ShojaMM,eta1.Bipolarsupernumeraryrenalartery[J].SurgRadiolAnat,,29(1):89—92.

[2]SylviaS,KakarlapudiSV,VollalaVR,eta1.Bilateralvarianttestieulararterieswithdoublerenalarteries[J].CasesJ,.

[3]LiTao,WangXiang,YangWeixiao.Researchprogressofultrasoundindiagnosisofrenalarterystenosis[J].Journalofclinicalultrasoundmedicine,,8(3);-JC.

[4]Li,LWang,YXJiang,a1.EvaluationofrenalarteryetWithvelocityparametersofDopplerstenosissonography[J].JMed,25,Ultrasound(6):-GJ.

[5]Williams,PMacaskill,SFChan,a1.ComparativeetOfrenalduplexsonographieaccuracyparametersinthediag-Ofrenalarterystenosis:pairedandunpairedanalysisnosisAmJRoentgenol[J].AJR,188(3):-.

[6]RcRLHllllDHwillusehydrazine,KII,DJIAeta1.Renalyou,aneryomali/DhywhenyourmealTheLuI-Coffeedy:aofPents[J].AmHeanJ,73shad,

(3):..









































专家白癜风
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cs/4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