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狭窄多数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这一类的狭窄和导致心梗的冠脉狭窄类似。颅内动脉的严重狭窄可以导致脑梗死(脑卒中、中风),可突然引起一侧肢体偏瘫、偏身麻木、失语或言语含糊、头晕和走路不稳、黑朦及视物模糊等常见症状,也可能导致记忆力明显下降,智力下降等。
突然出现的脑卒中发作患者,无论症状只持续几分钟或者超过十分钟,都应该争分夺秒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CT,MRI,CTA或DSA等检查明确是否有脑动脉的急性闭塞,采取药物溶栓和介入治疗机械取栓的方法在发病6小时内打通血管。
而对于通过检查明确了有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需要根据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进行治疗,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狭窄还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主要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稳定甚至减轻狭窄),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戒烟和适当的身体锻炼,
哪些情况下才考虑放支架呢?就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而言,采用支架来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需要至少符合以下的几个条件(都要符合)
(1)中风发病后正规的药物治疗情况下还出现新的症状或者原有症状还有加重(如果第一次发病后只有遗留下来的症状不算);
(2)狭窄程度≥70%;
(3)狭窄导致低灌注;
(4)病人在发病后没有遗留严重的残疾(指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第一条和第四条家属都能判断,其他两条需要医生判断。其中的“正规治疗“就是前面一段所说的。
当然,每个病人的情况还有特殊性,上面所说的只能供参考,今后研究的进展也可能带来改变。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