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 髂动脉狭窄饮食 >> 行业观察髂静脉支架的力学性能及临床价

行业观察髂静脉支架的力学性能及临床价

 

茉莉花的故事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5433.html

本文字数约字,阅读时间大概5分钟。

一、临床现状

髂静脉阻塞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病因分为内在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和外来因素(May-Thurner综合征、腹膜后纤维化、肿瘤压迫等),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下肢水肿,疼痛,皮肤改变等,病变平面最高可至大腿近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选择适合于髂静脉阻塞病变的支架是重要的临床问题。

图1.常见髂静脉阻塞病例

目前,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逐渐成为解决髂静脉阻塞的主要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静脉支架植入的优势在于微创、高通畅率及较低的再干预率。研究表明,静脉支架治疗良性压迫及恶性肿瘤的压迫预后较好,通畅率较高[1,2]。同时,研究显示对于静脉闭塞病变,尤其是恶性疾病导致的静脉压迫,其预后与植入支架的力学特征密切相关[3]。对不同力学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指导血管外科医生进行支架选择。

二、影响预后的静脉支架力学特征

1.径向支撑力:支架对抗环形压缩的力。径向支撑力越高,支架对血管的支撑作用越强,更适合受力均匀的狭窄病变。如环形斑块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PTS和恶性肿瘤侵蚀包裹的静脉压迫。

2.慢性外扩力:自膨式支架的离心力,既支架释放时的自扩力。临床上一般选用直径稍大于(2~4mm)血管腔的支架型号,原因是略大于血管口径的支架可以持续对管壁施压,既慢性外扩力较高的支架可以更好的维持管腔的通畅性,同时释放时能确保支架不易发生位移。

3.抗塌陷力:对抗单向压缩的力。选择在较小直径变化时(90%~70%)表现出较大的抗塌陷力的支架,能够有效的减少限流性狭窄的发生,适用于再次狭窄的二次干预。同时,在治疗May-Thurner综合征(右侧髂动脉压迫)、恶行肿瘤的侧向压迫时,高抗塌陷力支架存在优势。

图2.三种力学特征及测试表

三、静脉支架力学特征的研究及结果

1.测试支架:Darius等人[4]针对7种不同静脉支架进行了体外力学特征的研究。纳入研究的支架及其材质和构型如下:

图3.七种常见不同材质、设计的支架

2.研究方法:应用径向力测试仪测试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及慢性外扩力;应用硬度测试仪测试抗塌陷力。

图4.测试仪器

3.测试结果:在所有测试的支架中,SinusObliquus的径向支撑力最高。当测试仪器回撤到30%和50%初始支架直径时,SinusObliquus的慢性外扩力最大,而进一步回撤到80%和90%初始支架直径时,Venovo的慢性外扩力最高。同时,SinusObliquus的抗塌陷力在单向压缩至50%初始直径时最高,体现了复合支架的优势。作为一款elgiloy材料(埃尔吉洛伊非磁性合金)的编织支架,Wallstent的径向支撑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两端是否固定。当两端没有固定时,编织型的设计导致其在受到压缩时延轴向延长,径向支撑力大幅降低,反之,如果两端固定,Wallstent表现出较高的径向支撑力和抗塌陷力,但较低的慢性外扩力提示其在释放前需要预先进行球囊扩张。

四、总结

根据Darius等人的研究,综合考虑髂静脉阻塞患者不同的病因及临床经验,我们认为针对不同病因的静脉阻塞应按以下方法进行支架选择:第一,解剖变异病变及恶性病变,如May-Thurner综合征、肿瘤压迫(包裹静脉型)等,应选用高径向支撑力、高抗塌陷力且刚度较大的闭环、短支架,推荐使用Wallstent或SinusObliquus。第二,血栓后遗症及良性病变,如腹膜后纤维化等,应选用径向支撑力、慢性外扩力适中且柔顺性较好的的长支架,推荐的支架有SinusVenous和ZilverVena。第三,复杂病变,如May-Thurner综合征伴有血栓后遗症的患者,病变近端应选择闭环、支撑力及抗塌陷力较高的支架,而远端应选择开环,柔顺行较好的支架。SinusObliquus的复合设计,使其在治疗此类复杂病变中表现出明显优势,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NeglenP,RajuS.Balloondilationandstentingofchroniciliacveinobstruction:technicalaspectsandearlyclinic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fkz.com/wacs/10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