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进行了一次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报告上写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该如何应对呢?
颈动脉斑块的危害
当您看到这样的报告,您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并不是所有斑块都是高危的。对于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主要有两点,稳定性与狭窄程度。
斑块的不稳定性,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易脱落的斑块。一旦斑块脱落,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远端脑动脉,导致血栓的发生;
狭窄程度,如果斑块较小,颈动脉狭窄50%,患者可以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50%,患者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相关症状。当然我们的担心或警惕是有依据的,因为颈动脉斑块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颈动脉斑块,是如何形成的?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这就像下水管中积存的油垢,时间久了会导致水管堵塞。颈动脉斑块,它伴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颈动脉斑块最危险的因素是年龄。通常,一个人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大约从青春期(15岁左右)就开始隐隐发育,至40岁左右变得明显,而到60岁左右,查遍颈动脉没有发现一枚动脉硬化斑块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颈动脉斑块的加重是由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包括: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管中的胆固醇沉积到血管壁、高血压、吸烟等。
1、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高血压致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管壁内膜受损后容易使胆固醇、脂质沉积,加重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因此,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2、其次容易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因子包括:吸烟、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升高、缺乏锻炼、饮食不健康等。这些因素会使动脉硬化斑块加速发展或提前出现,也会更多地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发生“火山喷发”,诱发脑血管疾病,因此,良好控制这些因素反过来就可以治疗和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颈动脉斑块导致的脑梗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斑块增大导致颈动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2.粥样斑块破裂导致颈动脉闭塞;3.部分斑块组织脱落并随血流堵塞颅内较小动脉;4.颈动脉内血栓形成并使管腔闭塞。因此,合理预防并干预颈动脉斑块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发现颈动脉斑块,如何处理?
当我们诊断为颈动脉斑块时,不要慌张,而需要进一步判断。
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控制颈动脉斑块导致卒中的各项危险因素,如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减轻体重、戒烟、不酗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最重要!
健康管理是一种自律!
有效的食物包括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大蒜、海带、洋葱、香菇和豆浆等。平时多样化的饮食结构、不饱和脂肪酸(初榨橄榄油)的适量食用、多摄取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有很好的软化血管的作用。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可辅助软化血管。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的药物对于颈动脉硬化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总之,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非常重要。
部分患者需要应用他汀与阿司匹林治疗(需先进行卒中的风险评估)。有时通过他汀治疗,可以将不稳定的斑块钙化,变不稳定为稳定,甚至逆转斑块。
如果狭窄在50%以下且没有临床症状,可以用降脂、抗氧化、钙拮抗剂、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如果超过了70%,不管有无临床症状,都应加用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等。
需要提示的是: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朋友,应当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追踪斑块的大小及稳定情况;定期健康体检时最好筛查颈部动脉超声以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可观察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并及时咨询脑血管专科医师,调整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
来源:脑血管病预防与治疗
医院
南阳路院区神经内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