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的支架治疗与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比较:一项随机、开放、2期临床试验(作者CompterA等)
椎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若近期有椎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有极高的风险再发椎动脉系统卒中。支架植入是治疗症状性中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新方法,但目前尚缺乏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Compter等人进行一项研究,目的是评价在有症状的椎动脉狭窄至少50%的患者行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评估椎基地动脉系统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并为3期的临床试验提供临床试验设计的依据。
该研究在年1月22日—年4月8日期间,纳入来自荷兰7个医院的新发TIA或者小卒中的椎动脉狭窄患者,入组的患者颅内外椎动脉的狭窄率均≥50%。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支架治疗伴随最佳药物治疗组或单独最佳药物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是血管因素引起的死亡,心肌梗死或者支架置入后30d内的卒中,次要终点事件是随访期间发生于责任血管供血区的卒中,复合终点事件及12月后的支架内狭窄率。
该试验在入组了例患者后因新规要求被提前终止,包括需要使用新的支架型号和外部监测。入组的例患者中57例患者应用支架加药物治疗,58例患者仅应用药物治疗。30d内支架组中的3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5%,95%CI0%~11%),而药物治疗组1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2%,95%CI0%~5%);通过平均为期3年的随访(IQR1.3~4.1),支架组中的7例患者(12%,95%CI6%~24%)和药物治疗组中的4例患者(7%,2%~17%)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的卒中;支架治疗组中的11例患者(19%)和药物治疗组中的10例患者(17%)出现了血管因素相关的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因为椎动脉的尺寸较小和支架构件的复杂性很难进行CT血管造影来评价再狭窄率。在随访至试验完成的过程中,支架组共发生60个严重不良事件(8例卒中),药物治疗组发生56例严重不良事件(7例卒中)。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组20名患者出现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约5%)。在该研究的人群中,应用合适的药物预防椎基底动脉复发卒中的几率较低,因此研究者质疑3期临床试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厚福堂癌患调理半月刊2016年8月下超实用干货长沙各大医院最强科室一览表当前时间: